3月南海,春暖花開。南部戰區海軍某旅一場實戰化訓練如火如荼展開。
裝備方艙內,任務官兵針對目標空域展開偵察搜索,鍵盤敲擊聲、電臺嘀嗒聲此起彼伏。
該旅某連上等兵、操作號手劉毅林第一次擔任主號手,感到有些緊張。“深呼吸,保持專注。”一旁負責指導的副班長陳國斌不時提醒。在他的耐心幫助下,劉毅林順利完成任務。
“新時代官兵關系的呈現方式趨于多樣化,既是戰友,也可能是‘球友’‘網友’……”該旅領導介紹,以共同的興趣愛好為紐帶,官兵之間更容易拉近距離、密切關系,陳國斌與劉毅林這對訓練場上的“搭檔”,便是從軍營慕課評論區的“網友”發展而來的。
前段時間,劉毅林通過軍營慕課學習專業理論時,感到不少內容晦澀難懂,便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在評論區提出自己的疑問。很快,一個署名“猛虎”的網友跟帖作出了詳細的解答,讓劉毅林豁然開朗。
此后,劉毅林多次在軍營慕課評論區提出問題,“猛虎”總能給出令他眼前一亮的答案。就這樣,兩人漸漸成了評論區里的“好友”。
一個偶然的機會,劉毅林發現,“猛虎”的真實身份,竟是自己的副班長陳國斌。意外之余,劉毅林對平時不茍言笑的副班長多了幾分親近感,不僅積極向他請教專業理論學習秘訣,還經常一起探討工作訓練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面對勤奮好學的劉毅林,陳國斌也樂于將自身所學傾囊相授。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劉毅林的專業理論成績取得明顯進步。
“比起帶有強制性的指令,新時代官兵更樂于傾聽來自戰友的意見建議。”該旅領導介紹,為更好地融洽官兵關系,他們積極打造“礪電”品牌文化矩陣,建立“礪電之聲”廣播站、“深藍書吧”、軍營唱吧等文化活動場所,組建電聲樂隊等興趣小組……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平臺,吸引更多官兵同關注、同參與、同交流、同奮斗。不知不覺中,許多干部骨干成了戰士們的“書友”“球友”“隊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得心應手。
密切官兵關系,不僅要讓官兵玩到一起、聚在一塊,更重要的是把官兵的心融在一起。為此,該旅除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外,還積極組織軍體活動,充分發揚集體感召力,增強團隊榮譽感,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官兵團結互助精神。
為備戰一場軍體運動會,原本性格內向的上等兵吳昊在指導員的鼓勵下,報名參加了“五人圓木”項目比賽。
賽前合練時,吳昊所在團隊表現并不出眾。訓練結束后,吳昊感覺自己肢體力量較弱,擔心會拖團隊的后腿。
看出吳昊的顧慮,團隊成員、一級上士馮蒙鼓勵他:“‘五人圓木’項目比的不是單純的力量和速度,而是成員之間的默契配合。只要我們心往一處靠、勁往一處使,就有贏得勝利的希望。”
那段時間,5名團隊成員利用每一次練習的機會,一點一點提升默契度,訓練成績穩步提升。
決賽那天,聽著震天的加油聲,吳昊與隊友默契配合,圓木在均勻的節奏中一起一落。哨聲響過,裁判宣布,吳昊所在團隊打破該項目紀錄。一瞬間,吳昊熱淚盈眶,與戰友的心貼得更近了。
該旅一名連隊干部深有感觸地說,過去有的干部骨干感覺“兵難帶”,與大家朝夕相處久了才發現,帶兵人不僅跟著他們變“潮”了,與戰士之間的共同話題也明顯多了起來。
“帶兵,就是一個‘融’的過程。”該旅一位領導說,一個凝聚力強的連隊,走出來的官兵都帶著這個集體的精氣神。
的確,劉毅林與陳國斌互幫互助、攜手共進,不僅專業理論成績突飛猛進,在管理、指揮方面也嶄露頭角;性格內向的吳昊逐漸對戰友敞開心扉,越來越愿意融入這個家……(陳子原 陳得天 陳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