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我團前身部隊粉碎了敵人圍剿,戰后被西北軍委前敵指揮部授予‘少年英雄紅一團’榮譽稱號……”仲春時節,天山北麓仍寒氣逼人,新疆軍區某紅軍團戰旗廣場卻氣氛熱烈,一場“學團史鑄忠誠、講戰史建新功”教育活動火熱展開。
戰旗廣場上,18面榮譽戰旗迎風獵獵,在陽光映照下熠熠生輝。戰士王芳娜結合學習團史心得,動情講述團隊接續奮斗90多年的光輝歷程,現場官兵的思緒被拉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大家仿佛聽到令敵膽寒的沖鋒號,看到先輩們前赴后繼的身影……某連下士梁輝聽后心潮澎湃:“血染的戰史、厚重的榮譽,讓我對先烈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更加敬佩,練好手中武器的決心和信心更加堅定!”
近年來,該團深挖紅軍部隊特有紅色資源,著力打造“紅軍鐵騎”特色教育品牌,利用新兵下連、新干部任職、大項任務動員等時機,通過組織官兵向戰旗宣誓,開展聽紅軍故事、唱紅色歌曲等活動,激勵官兵不忘初心、賡續血脈,精武強能、矢志打贏。
該團政治工作處領導告訴記者,為讓官兵更加了解歷史、銘記歷史,他們全面梳理團史實物、文字、影音等,重新布局營區政治文化環境,建設以18面榮譽戰旗為核心的戰旗廣場,讓大家在營區就能接受紅色精神熏陶。
一面戰旗就是一段光輝戰史。在“刺刀見紅英雄班”戰旗前,某連指導員向官兵講述戰旗背后的故事:“1949年8月,在沈家嶺戰斗中,我連五班戰士在彈藥用盡的情況下,用大刀、槍托與敵人搏斗,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最終把紅旗插上山頭……”
列兵楊鑫康一度對信息化裝備操作存有畏難情緒。聽了革命先輩的戰斗故事,他來到戰旗前立下誓言:“我要向革命先輩學習,苦練戰斗本領,爭當一名合格的新時代革命軍人,續寫戰旗新榮光!”
一面面熠熠生輝的榮譽戰旗,一個個催人奮進的英雄故事,激勵新時代紅軍傳人勇擔使命、建功戰位。連日來,該團官兵駕駛多種新型裝備挺進天山腹地,練駕駛、練射擊、練協同,掀起新一輪練兵熱潮。(李康 梁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