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戰位,梳理和檢驗學戰的成效;靠近戰場,明晰和標定研戰的方向……”近日,空軍指揮學院組織學員對前期實戰化教學實踐活動進行回顧總結,學員白軍濤第一個舉手發言。
為適應未來作戰和崗位需要打好基礎,該院針對中級指揮教育培訓實際,遴選實戰導向鮮明、專業特色突出的部隊,將學員分成若干組,由任課教員帶隊,展開實戰化教學實踐活動。此行,白軍濤和其他學員都有相同的目標:帶著問題出發、帶著思考學研、帶著收獲歸隊。
“穿著空軍藍,面對浪花白。”這是某海上訓練基地,一群“空軍水兵”的真實寫照。他們頭頂藍天、戰風斗浪,常年與汪洋大海和潮濕的環境相伴。學員們走進官兵,與他們交流工作心得、生活苦樂,一起出海巡查靶區,觀摩訓練展示。
回想一幕幕思戰謀戰、深訓精訓的生動畫面,學員余勁松由衷說道:“看到他們在任務中的實際操作,我對前不久學習的理論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某雷達站陣地上,官兵們井然有序地執行值班任務。各席位人員操作嫻熟、配合密切,一批批空情準確上報,為祖國的萬里空疆編織天網、構筑防線。“人在陣地在,人在天線轉,人在情報通。”面對繁重的任務、艱苦的條件,雷達兵身上所展現的愛崗敬業、愛軍精武的意志品質,令培訓班學員深受觸動。
“一絲不茍向戰為戰、精益求精分毫不差,這是我們的戰斗文化……”學員隋留軍被官兵們樸實真摯的情懷所打動。同時,作為一線帶兵人,他對“雷達力量運用”等前沿知識也很關注。通過此次實戰化教學活動與官兵的交流,他坦言,自己對相關軍事理論知識的認識更深了,履行職責使命的信心也更足了。
走進某部機關,學員李鵬被一套套先進的指揮控制和數據處理系統所吸引。“面對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信息化建設和指揮作戰手段已然沖破藩籬、大步向前……”李鵬長期奮戰在戰訓一線,對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高作戰指揮效率格外關注。李鵬所在部隊任務繁重,因此他十分珍惜這樣的見學機會,將一路所見所聞都認真記錄下來。在現地教學不斷深入的過程中,他也逐漸明晰了自己想要鉆研的方向:圍繞未來戰爭的作戰指揮進行探索實踐。
“21世紀,空天領域已經成為國際戰略競爭的新的制高點。由空向天、以天制空,建設一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強大人民空軍,是新時代賦予空軍將士的神圣使命……”這是學員王磊寫在筆記本扉頁的一句話。曾為藍天驕子的他停飛不停志,始終把目光瞄準深邃空天。這次外出現地教學的西北之行,讓他對《軍事高科技作戰運用》課程的很多知識點有了新的認識,厚厚的一個筆記本被他寫得滿滿當當。
學員們深入部隊備戰一線,深化理解課堂學習內容,努力打通學戰研戰練戰的“最后一公里”。某大隊領導介紹,理論結合實踐、課堂對接戰場,有效提升了學員的作戰指揮籌劃和組織實施能力。從畢業學員跟蹤反饋情況看,近年來有超過半數學員在上級組織的演練中承擔重要角色。(張昊 宋騰躍 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