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伴舞《南海戰歌》。張杰攝
近日,南部戰區海軍為加強對基層文化建設指導幫建,豐富基層官兵精神文化生活,激勵引導官兵以昂揚精神面貌和一流練兵成效歡慶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組織文藝小分隊深入一線部隊開展文化服務走基層活動。小分隊發揚“烏蘭牧騎”精神,走進高山海島,深入哨位戰位,用嘹亮的歌聲、優美的舞姿,為官兵送去暖心服務和真情慰問,激發官兵練兵動力。
一
“南海將士,起航即戰,厲兵秣馬,敢問英雄何所懼?”一首節奏明快、戰味十足的《南海戰歌》,在某島觀通站上空回蕩,充分展現該戰區海軍官兵劈波斬浪向大洋、手倚長劍闖天涯的豪情壯志,引發現場官兵情感共鳴。
首場演出就得到大家的認可,這讓文藝小分隊隊長任璟松了一口氣,對隨后的巡演信心更足。
文藝小分隊組建之初,任璟就擔負起創作節目和選拔骨干的任務。部署會上,大家各抒己見,形成共識:業余文藝骨干必須把滿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反映官兵心聲、回應官兵期待,在弘揚主旋律中鼓舞士氣、激勵官兵;同時,節目要想打動人,要讓官兵產生共情共鳴,就要以為兵服務的導向、追求卓越的境界、頑強拼搏的作風,著力打造精品力作。
藝術來源于生活。該戰區海軍官兵扎根南海、守衛南海、建功南海,書寫了令人蕩氣回腸的英雄贊歌。尤其是強軍十年來,他們的全面建設取得喜人成就。這些都是小分隊編創優秀作品的源泉。為此,編創人員集中創作了一批官兵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充分反映新時代該戰區海軍轉型建設和練兵備戰成效。
合唱《戰友,你好!》開宗明義,贊頌了基層一線官兵堅守萬里海疆、踐行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的精神風貌;小品《特殊哨位》展現南沙守備部隊官兵堅守崗位、矢志強軍的奉獻精神;表演唱《四個軍嫂說老公》,用詼諧幽默的表演和感人的故事情節,展示廣大軍屬對軍人的支持;歌舞表演《南海藍》再現祖國南海美麗風景,體現廣大官兵守衛祖國海疆、維護海洋權益的堅定決心……一個個貼近基層官兵生活、直抵心靈深處的節目,展現官兵的忠誠擔當,彰顯官兵的昂揚斗志。
二
金秋的粵西大地,依然烈日炎炎。任璟和20余名文藝小分隊隊員乘車3個多小時,終于抵達大山腳下。
某觀通站便坐落在山巔,數十名官兵駐守在大山之中,營區在云霧繚繞中若隱若現。
汽車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緩緩爬升,公路邊叢林密布,陡峭的懸崖深不見底。半個多小時后,汽車終于抵達主峰之下的營區。天為幕,地為臺。顧不上休息,隊員們立即開始布置場地。一場慰問演出在官兵的歡呼聲中就地展開。
在巡演中,像這樣的演出,還有很多次。
某氣墊艇大隊營區地處偏僻海邊。這一日,小分隊跋涉2個多小時,到達海邊的氣墊艇泊位。他們在官兵的訓練場地上搭起簡陋舞臺,用精彩表演為剛剛結束訓練的官兵送上慰問。
某海島觀通站距陸地較遠,需乘坐輪渡才能上島。到達島上后,隊員們頂著炎炎烈日在籃球場上為官兵演出。官兵坐在陰涼處觀看演出,被隊員們的過硬作風感動。他們獻上剛采摘的鮮花,并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隊員們……
“我們來自不同單位,原本也有著不同戰位,服務基層、服務官兵、服務戰斗力的信念,讓我們走到一起。為了共同的任務、共同的目標,我們時刻準備著。”隊員王柯鰻道出大家共同的心聲。每當看到基層官兵的燦爛笑容,感受到戰友們的熱情歡迎,他們就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每到一處,小分隊來了就演出,演出完就走,只給基層送服務、不給基層添麻煩,展現了文藝輕騎兵的良好風貌。拉著設備道具和行李,奔波在高山海島之間、巡演在戰艦之上,隊員們以接地氣、冒熱氣的巡演,溫暖著官兵的心。
三
駐陽江某海島觀通站演出現場,觀眾席前排一群身披“光榮退伍”綬帶、胸戴大紅花的退伍老兵,引人注目。
他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將離開熱愛的軍營。“節目中的故事與人物仿佛就在身邊,令我很受感動。在離開軍營之際觀看這么精彩的文藝表演,給我的軍旅生涯中留下了動人的回憶。”即將退伍的上等兵陳鴻邦說。
海南艦巨大的機庫里,一場演出正在進行。海南艦為即將退伍的老兵送上意外驚喜,舉行了別開生面的儀式。退伍老兵發自心底的話語、艦員們美好的祝愿,感動了在場觀眾。現場歡呼聲、吶喊聲、鼓掌聲不斷,文藝小分隊也被艦員們的奮斗事跡所觸動,激起更多創作靈感。
巡演一路,感動一路。這種感動是相互的。隊員們說,任務一線的官兵,在戰位崗位揮灑著青春年華,讓他們心生敬意,備受感動。
“號角催征,戰旗飛揚,時代在召喚,使命肩上扛,向戰而行,英雄的南部戰區海軍,馳騁在強軍路上……”每次演出結束前,文藝小分隊總會與全體官兵一同合唱新創作的《南部戰區海軍向前方》。嘹亮的歌聲,唱出該戰區海軍官兵走向大洋向未來、挺立潮頭勇擔當的豪情壯志。
一個節目就如一場動員。文藝小分隊用真情服務為戰友留下歡聲笑語,傳遞著文化的力量,有力提振了部隊士氣和練兵備戰熱情。演出結束,某觀通站指導員趙鶴臻說,精彩節目彰顯忠誠信仰,謳歌艱苦創業,贊頌發展成就,對官兵來說是一次生動的教育。(徐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