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C919大型客機效果圖
原標題:科技創新中國“智造”系列錄音報道之五:中國大飛機圓夢之日漸近
6月18日13時28分,ARJ21飛機首架商用機在上海騰空而起,并在其后的2小時零8分內圓滿完成首次離地飛行,穩穩降落在上海機場。
試飛員趙鵬說:“這型飛機與航線上運行的其他主力機型相比,我覺得在很多方面是有所超越的,既穩定又敏捷,是設計非常成功的一型飛機。”
ARJ21是中國第一款按照國際標準研制的噴氣支線客機,擁有70至90個寬敞座位,座位舒適度和飛行速度甚至可以媲美波音737等干線大飛機。ARJ21從立項研制至今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完美通過了大量條件苛刻的試驗和試飛。目前,ARJ21的國內外的訂單超過了250架,預計在今年年內完成所有適航取證工作。
ARJ21飛機項目副總指揮郭博智表示,ARJ21的成功首飛標志著中國自主研制的噴氣式新支線客機進入產品化階段,不日將載客翱翔藍天:“這架飛機的首飛,預示著ARJ21飛機開始走入航線,走入市場。”
未來,ARJ21不但將代表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與其他品牌的先進支線客機同臺競技,它所積累的經驗,更為正在研制中的國產大型飛機——C919未來面市投石問路。
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研究員周濟生表示,ARJ21與C919使用相同的技術標準,共用相同的研制體系。可以說,AR21是中國大飛機C919的探路先鋒。“中國民用飛機來說ARJ21是打基礎,C919是上水平。C919在吸收ARJ經驗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在總體設計、氣動外形、機體結構、系統綜合和項目管理方面,實現完全的自主創新。”
所謂大型飛機是指起飛總重量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有軍用、民用型,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線客機。現在擁有這項技術的只有美國、歐盟和俄羅斯。作為大型戰略性高技術裝備,大飛機的研制兼有政治、國防方面的重要意義,其所帶來的巨大市場盈利空間也讓許多企業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