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受損坦克炮塔
8月上旬,陸軍第26集團軍組織通用裝備真打實保演練,用11種101發各型彈藥,對5類27臺典型裝備進行了毀傷與搶修試驗,驗證直瞄、壓制火力打擊和精確打擊下,穿甲、破甲、破片、爆轟等各型彈藥對裝備的基本毀傷模式,弄清穿孔、變形、斷裂、卡滯、短路等主要戰損的機理。
演練現場硝煙彌漫。隨著一輛輛裝備遭“敵”不同樣式的打擊毀傷,保障部隊反應迅速:技術偵察組對戰損區域目標實施技術偵察,利用北斗系統、車載戰損評估系統上報戰損情況;指揮所依據保障力量現狀,確定保障方案;各路保障力量采取小群多路方式向戰損區快速機動。記者在現場看到,各種裝備遭敵布雷和空中火力打擊,坦克觸雷,履帶被炸斷,負重輪被炸壞……戰場搶修隊員乘坐搶修車輛,穿過硝煙抵達戰損裝備,一氣呵成地連接履帶、封焊彈孔、更換負重輪,幾分鐘后,修復的坦克如傷愈的駿馬,精神抖擻地再次投入戰場……
該部裝備部王文和部長介紹說,此次真打實保演練驗證了戰場搶救搶修與平時等級維修在程序、內容、方法和手段運用上的差異,區分了平時保養維修訓練與實戰搶救搶修在實際保障能力和時效上的差異,對今后通用裝備真打實保訓練探索了方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