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軍區某邊防團,馬寶成和李賀是兩個最有緣分的人:他們來自同一個地方、同年入伍、同年任班長、同年成為士官、同年被提拔為代理排長。
更有意思的是,兩個人先后迎娶了一對同胞姐妹,成為“連橋”。
“一次我正在和在家鄉的女朋友打電話,他在一旁起哄,我女朋友就想把同樣喜歡軍人的妹妹介紹給馬寶成。”來自內蒙古通遼的李賀說,沒想到這無意中的一次撮合成就了兩人的美事。
按說這老鄉加親戚應該親密無間,可誰能想到,就是這兩個沾親帶故的“有緣人”,卻一直在相互較勁。
較勁從當兵那一天起就開始了。“入伍報名時,我倆是擠著進門的,都想當‘第一名’。”李賀說。
入伍后,兩個人暗下功夫,你超我趕。無論是在長跑、障礙跑,還是個人內務、隊列訓練等,誰都不服誰,搶著爭第一。為了趕超對方,平時兩人沒少“加餐”。休息時候,經常會看到他們在訓練場上奔跑、練體能。
2005年,兩人同時被提拔為班長。當上了“兵頭”的他們,對于如何帶兵,都有各自的“招數”。
“要想當好班長,就要了解戰士的心思,這樣解決問題才有針對性。在處理問題時,要公平、透明,這樣大家才能聽你、信你、服你。”馬寶成說。
為了把兵帶好,也為了提高自身素質,馬寶成把團里的藏書看了個遍,并把學來的知識傳授給戰士們,鼓勵他們學習進步。
“對于一個班長來說,如果帶兵不行,就太砢磣了!”生性耿直的李賀認為,要想當一個好班長,就要帶頭去吃苦,“而且凡事要替戰士著想,這樣大家肯定愿意跟你干。”
現在班里一有任務,全班都不約而同地看著他。“大家看到我,干工作心里就有底了。”說這話時,李賀顯得特別自信而且驕傲。
雖然很自信,但李賀有時也會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為此,他不得不低頭向馬寶成請教。“他還挺害羞的,一開始總會談些其他事,然后七拐八拐才談到正題。”馬寶成說,“不管怎么樣,我都會耐心地幫他解決。”
在他們的精心帶領下,兩個班分別成為各自連隊的尖刀班,他們也榮獲多項榮譽。
馬寶成多次榮立三等功,先后榮獲“圖們江衛士”“十大訓練標兵”和省軍區優秀狙擊手稱號。李賀也不示弱,先后榮立三等功和“圖們江衛士”稱號。2009年因為有任務在身,李賀沒能參加省軍區狙擊手比武,“要不我也一定能夠拿上名次。”李賀對此一直耿耿于懷。
如今,在部隊服役有10年的李賀和馬寶成對未來都有著自己的規劃。
“過段時間團里組織自考,我們兩個人都報了。他報的是工商管理,我報的是司法。不過我退伍后還要再考一個碩士,一定要超過他。”李賀笑呵呵地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