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下午,日警方在對14名“保釣”人員進行完必要的“詢問”后,認為“情節輕微”,不需要提交檢方,遂移交入國管理局進行“遣送出境”。
日本由此走完一套所謂的“法律程序”。雖然日本妄圖通過適用國內法來強化對釣魚島“主權”和“實際控制”的形象,但是日本所謂的“依法”處理,前提就不成立,在中國人眼里到他國執法是可笑和無意義的。
對此中國政府也重申,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日方對中國公民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非法和無效的,改變不了釣魚島屬于中國的事實,動搖不了中國政府和人民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日本右翼分子一意孤行登島
中國香港“保釣”人士登島4天后,即8月19日,包括日本國會、地方議員在內的150人按計劃赴釣魚島海域“舉行悼念儀式”,聲稱是為了祭祀1945年這一天在該海域為躲避美軍遇難的日本平民。
雖然日本政府并沒有批準他們登島的申請,但是參加祭祀活動的日本地方議員等10人還是一意孤行,登上了釣魚島,并在島上滯留了兩個多小時。
沖繩縣石垣市民眾紛紛對周邊海域領土問題升溫表示不安。日本外務副大臣山口壯表示,這群人登島違反了政府的禁令,所以需要進一步了解情況。沖繩縣警方卻作出決定認為,這些登島的人情節輕微,不需要嚴厲處理。
日學者認為日本不應激化矛盾
針對沸沸揚揚的釣魚島問題,日本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從日本的利益出發,其實并不應激化矛盾,應該避免對峙,冷靜對待。
日本前內閣官房副長官助理柳澤協二認為,在北方領土問題上,日俄漁業協議在不涉及主權的情況下決定了資源分配。日中兩國也可以參照這種做法,擱置領土問題,制定漁業資源分配規則,對包括東海油氣田在內的一系列問題達成一攬子協議。
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授高原明生認為,今年日中兩國間圍繞釣魚島問題的不信任正在加深,這樣的惡性循環不是好事。此次冷靜處理香港“保釣”人士登島事件有望中止負面連鎖反應。解決釣魚島問題非常困難,最為重要的是不把它當做問題,雙方都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樣將問題放回到潘多拉寶盒。
原日本防衛大學校長五百旗頭真接受采訪稱,民族主義對民族主義帶來的后果將是20世紀慘劇的重演。在釣魚島問題上不進入對決模式,才符合經濟關系密切的兩國的利益。五百旗頭真認為,事態平穩推進才對日本有利。任何國家對領土問題都非常敏感,近年來日本對此右傾化有所加強。
原外務省條約局局長東鄉和彥認為,日本政府應該轉變以“釣魚島不存在領土問題”為由拒絕談話的姿態,應該通過外交渠道亮出自己的主張。在竹島問題上積極尋求對話,而在釣魚島問題上拒絕一切對話,必然會被捉住短腳。(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