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登上沖之鳥礁揮舞日本國旗
資料圖:東海油氣田問題示意圖
中國東海海域全部領?;c已確定永久性標志
解放軍052B級驅逐艦169武漢號正在進行消磁處理
環球網4月26日消息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綜合海洋政策總部匯總的“海底資源能源確保戰略”的內容25日浮出水面。按照該戰略、日本將在與中國專屬經濟海域(EEZ)分界的“日中中間線”至琉球群島的東海海域、伊豆半島至小笠原群島的太平洋海域內正式開始調查含有眾多稀有金屬的“海底熱水礦床”,并力爭以2020年為目標實現稀有金屬的產業化。
此舉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面積第6大的日本EEZ,打開通往“海洋資源大國”的道路。政府最快將在6月決定把上述內容寫入新的發展戰略。報道稱,中國主張擁有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的主權,不承認“日中中間線”。日本在實現稀有金屬產業化的過程必與中國發生摩擦。
海底熱水礦床內沉積著通過巖漿等的熱能量從地下噴出的金、銅、鋅以及稀有金屬等資源??碧綄ο蠛S蛎娣e達到34萬平方公里,其中將在2015年底前勘探釣魚島的東北海域和八丈島的南方海域,2020年底前勘探其他海域。
對于被稱作“可燃冰”的新化石燃料甲烷水合物,該戰略以20年實現產業化為目標,除了在集中分布的四國、紀伊半島海域外,還將在日本海展開勘探。戰略中還提出在日本最東端的南鳥島周邊進行勘探,尋找負含鈷的“富鈷結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