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洲媒體報道,近期歐洲議會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歐盟委員會增加2024年度防務預算,為“歐洲防務基金”和歐盟軍事機動項目分別追加6.25億歐元和4500萬歐元預算。若這一方案得以通過,上述兩個項目在2024年的預算將分別達到12.63億歐元和2.86億歐元,其中“歐洲防務基金”項目預算將增加近1倍。
此次歐洲議會提議增加歐盟共同防務開支有其特殊背景。當前歐盟執行的2021年至2027年多年期財政計劃,是在2020年制定和通過的。當時,歐盟正面臨新冠疫情肆虐的嚴峻挑戰,抗擊疫情和推動疫后經濟復蘇,成為各國對共同預算的最主要考量,而圍繞防務等傳統安全的開支則受到削弱。隨著近年來歐盟周邊地緣安全環境的變化,各國逐漸對增加防務開支報以更加迫切的態度。
實際上,長期以來,歐盟并未將防務領域“硬安全”合作列為一體化重點。隨著歐盟對防務領域“戰略自主”愈加重視,過去幾年,各成員國在防務合作方面形成一些新機制。比如,“歐洲防務基金”主要為各國防務裝備采購、聯合研發等提供資金支持;歐盟軍事機動項目重在提升各國部隊的快速反應和部署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歐盟多年期框架下的防務項目預算與一個國家的軍費開支不能相提并論,歐洲各國防務力量建設更多還是基于本國防務開支。
可以說,歐洲議會此次決議代表了歐盟多數國家對擴大防務預算的積極立場,但其最終能在多大程度增加預算,還取決于歐盟委員會的最終方案及歐盟財政資源的豐富程度,并需要歐盟委員會、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三大機構達成最終協議。目前來看,歐洲各國對于歐盟層面共同防務預算如何使用,仍存在不少分歧。
一方面,各國對歐盟層面防務開支的投入重點意見不一。法國等國倡導成立“歐洲防務基金”,很大程度上是希望歐盟各國聯合進行武器裝備和技術研發,支持各國聯合采購歐洲武器裝備,提升歐洲本土國防工業的生產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然而,波蘭等一些中東歐國家則更多將防務現代化和安全寄托于美國及北約合作框架,希望加大采購美國、韓國等歐洲以外國家的武器裝備,同時呼吁歐盟增加援助力度應對地緣安全挑戰。
另一方面,歐盟增加共同防務開支,將稀釋其應對經濟挑戰的相應資源。當前,歐盟經濟形勢不被看好,根據歐盟委員會最新預測,歐盟2023年經濟增長率和通脹率將分別為0.8%和6.5%,低增長和高通脹壓力仍然存在。盡管有歐洲議會議員稱,增加防務項目支出不會擠占科研、基建等領域預算,但這種說法并未得到普遍認可。匈牙利等國更加關注歐盟能否將財政資源集中到應對經濟挑戰上來。2021年至2027年多年期財政計劃曾多次被詬病在綠色、數字轉型等方面投入不足,歐盟2024年預算中經濟和社會發展支出也被認為遠不及需求。
由此看來,歐洲議會擴大防務預算的決議,還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董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