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履新不久的日本防衛大臣浜田靖一表示,日本防衛省計劃將太空和網絡作戰部隊合并為宇宙網絡防衛集團。外媒分析稱,日本推動太空、網絡等作戰力量融合發展,意在整合新質作戰力量,提升軍事實力。其一系列外向型軍事舉措,可能引發負面效應和軍備連鎖反應。
防衛集團呼之欲出
據報道,日本宇宙網絡防衛集團將在新近組建的宇宙作戰群和網絡防衛隊基礎上擴建,總人數逾千人,隸屬航空自衛隊,將以軍級建制編入日本自衛隊序列。
日本宇宙網絡防衛集團將下設司令部、第1和第2宇宙作戰群,以及網絡戰部隊。其中,司令部機關和直屬部隊以及第1宇宙作戰群,駐地為航空自衛隊府中基地,總編制510人。第1宇宙作戰群主要擔負自衛隊衛星運營維護和太空垃圾清理工作。第2宇宙作戰群駐地府北基地,編制約250人,主要負責監視衛星信號受干擾情況,并開展溯源工作。
據外媒披露,日本網絡戰部隊將在自衛隊網絡防衛隊290人基礎上擴建。其中,網絡攻防、電磁頻譜管理、情報偵察研究和電子信息戰連隊(分隊)規模將大幅擴編。
暗中磨合跨域聯動
日本網絡和太空作戰力量雖分屬陸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但“合練”工作早已在各種場合頻密展開。在不久前結束的“環太平洋-2022”聯合軍演中,日本自衛隊抽調兩支部隊和10余名專家,參加“空天防御”和“網絡安全防御”等桌面推演和論壇,旨在提升新型領域聯合作戰能力。
今年6月,日本第1宇宙作戰群舉行成立以來首場閉門演習,部署在健軍基地的電子戰部隊“第301電子戰中隊”全程“支援”,網絡防衛隊派出網絡安全顧問進駐航空自衛隊府中基地,提供網絡防御技術和安全情報信息等服務。有報道稱,在今年底的“利刃”年度綜合演習中,日本宇宙網絡防衛集團將正式亮相,并將“展示在太空、網絡領域開展防御作戰和信息戰的能力”。
此外,根據美日同盟相關協定,未來宇宙網絡防衛集團將頻繁參加以美國為首北約主導的“太空旗”等專業演習。有日媒分析稱,統歸航空自衛隊管理后,該集團指揮體制將變得更加扁平化,以便高效處理新質作戰領域有關問題。
刺激地區軍備競賽
此次組建宇宙網絡防衛集團,是日本對新質新域作戰力量的一次擴編和結構體制重塑,推進了軍事尖端科技和情報信息的整合。有外媒分析稱,在和平憲法尚存背景下,日本可能以網絡安全防御和太空安全保護為由,發展天基偵察監視系統,通過與美國合作開發類似“星鏈”的低軌衛星互聯網系統,增強自衛隊態勢感知和通信能力。
浜田靖一表示,日本還將增加宇宙網絡防衛集團的預算經費。外界擔憂,日本防衛預算將以維持上述部隊運轉和建設為名,繼續保持高位,進而刺激周邊地區軍備競賽。
從政治影響看,日本追隨美國組建“正規軍”進軍太空,將違反太空非軍事化準則。另外,網絡空間軍事行動的隱秘性和特殊性,將成為日本自衛隊活動的“灰色地帶”。可以預計,未來日本將進一步擴充軍備、擴大自衛隊活動范圍,變得越來越具有進攻性,值得持續關注。(紀小勇 張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