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阿比說,敘方有遭受化武襲擊的傷者和襲擊目擊者的證詞以及土壤和空氣樣本等明確證據,可證明恐怖組織武裝分子使用了化學武器。他重申:“即使敘利亞擁有這種武器,敘利亞在任何情況下都從來沒有、也絕不會使用它”。敘政府軍總司令部也發表聲明說,一些電視臺妄稱敘軍隊當天使用化學武器,這些報道是虛假的,是一些國家針對敘利亞發起的骯臟的媒體戰。
化武傳聞曾在敘利亞多次上演,但每次反對派和敘政府都是各執一詞,互相指責。對于21日事件,英國生化武器專家戈登說,反對派有能力小規模使用化學武器,因此之前出現的一些化武傳聞有可能是反對派所為。但在21日的襲擊中,襲擊者使用了大劑量的毒氣,反對派“不大可能”接觸到如此大劑量的化學武器,也沒有運輸的能力。而敘政治分析人士哈米迪告訴記者,此次事件很可能是反對派“陷害”敘政府。他說,戰場上只有處于劣勢的一方才會試圖使用化學武器,而政府軍近期正開展強大攻勢,這意味著政府軍并不需要使用化學武器。
聲音
目前俄方掌握的情況是,21日凌晨從反對派武裝占領的地區向大馬士革郊區發射出含化學物質火箭彈。一些媒體隨后立即展開“信息攻擊”,將全部責任歸咎于敘政府。由此讓人感到,這是一種挑釁行為,目的是為要求安理會支持敘反對派找借口。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盧卡舍維奇
使用化學武器的人將為此付出代價……要取得可信的調查成果,(聯合國)調查小組必須能立即見到襲擊的目擊者與受影響者,同時在不受敘利亞政府干擾與操控的情況下收集、檢驗相關證據。
——美國白宮副發言人歐內斯特
背景
盡管敘利亞當局從未承認擁有化學武器,但美國媒體援引軍事專家的分析稱,敘利亞可能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化學武庫之一,如沙林毒氣、芥子毒氣、氰化物等。
分析人士說,敘利亞擁有化學武器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對抗以色列。相對于核武器而言,化學武器的研發和保存成本更低廉,容易隱蔽,這些特點對于敘利亞這樣的國家最為適合。倫敦國王學院戰爭學博士蘇珊·馬丁說:“在中東地區,生化武器被視作是一種可以和以色列核武器相抗衡的手段。”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艾絲凡狄瑞認為,自20世紀70年代到現在,敘利亞一直沒有停止發展化武。敘擁有化學武器的數目很難統計,但專家們估計,這一數字可能是中東第一,全球第四。目前世界上有18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敘利亞不在其列。
軍事專家表示,化學武器可以多種載體出現,一戰時曾根據風向來噴灑化學武器,而如今,各類導彈、炮彈,甚至子彈都可以成為化學武器的載體。不過,軍事專家認為,化學武器并非最有效的武器。其殺傷力依賴于多種因素,比如天氣、地形,以及發射的方式等,遠不如一枚導彈更有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