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月美韓軍演緊鑼密鼓籌備之時,解放軍東海艦隊下屬的91765部隊(第16快艇支隊)7月初在東海舟山至臺州以東海域進行實彈演習。公開資料顯示,第16快艇支隊裝備有中國自主研制的022型隱形穿浪雙體導彈快艇。該艇能以多種方式對敵艦艇進行隱蔽性遠程攻擊,有“海上無影殺手”之稱。美韓為了避免直接與中國對抗,也不得不又一次推遲軍演。
當美國對黃海軍演態度曖昧不清之際,7月17日,解放軍開始一連兩天在黃海舉行“交通戰備海上應急保障演習”。分析認為,這次軍演是中國對美韓黃海軍演的反應措施之一。最終,美韓將軍演時間一再推遲,并將地點定在了日本海。
但“天安號”事件對于美軍來說,找到了介入東北亞地區的一個絕佳的“借口”。美方絕不會輕易放棄這一“良機”,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研究室主任、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容安瀾就曾向媒體表示,在“未來某個特定節點上,美國航空母艦會在黃海出現”。
中國反航母有哪些利器
傳“東風-21C”可“一招制敵”
隨著美韓要聯合演習震懾朝鮮、觸碰中國戰略底線,以及中國軍方少有地做出接連強硬反應,人們開始日益關注一個話題:若美航母到中國近海遂行“不法行動”,中國在軍事上有何應對手段?
傳說中的反航母彈道導彈
近年來美國軍事情報與對華研究界一直盛傳中國在秘密研制一種能夠打擊航母的彈道導彈。2009年美國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配發了一張草圖,描述中國反航母彈道導彈在末段的機動情況。這一年10月,中國國慶閱兵以后,美國進一步宣稱這種導彈就是閱兵式上出現的“東風-21C”。
此后美、俄等國媒體陸續把更加細節性的指標公布出來,“東風-21C”被描寫成有效射程1500公里、精度在10米以內。
常規反艦殺手锏 已形成戰力
在2009年國慶閱兵式上露面的三聯裝反艦導彈發射車引發外界廣泛猜測,外界猜測這是中國的反航母型“鷹擊-62”導彈。“鷹擊-62”比普通反艦導彈射程遠,可在300公里外由軍艦、殲轟戰機、岸上發射車發射,導彈以較低高度飛行,可不斷改變飛行路線。這種導彈只要有一枚打中航母,就很可能導致致命后果。
另一種常規反艦導彈是中國自俄羅斯引進的“現代級”軍艦上所攜帶的“日炙”超音速反艦導彈。中國引進的“現代級”軍艦及“日炙”導彈早已形成實戰能力,這是美國海軍深知的。
升級版常規潛艇的“狼群效應”
中國現在擁有全亞洲最大的潛艇部隊。1996年臺海危機后,中國能有效克制航母的潛艇力量不斷加強隱蔽性和戰斗力。2006年10月,一艘超靜音“宋”級潛艇曾經出現在美國“小鷹”號航母防護圈以內,震驚了美國海軍。
中國還從俄羅斯引進了12艘“基洛”級潛艇,可形成“狼群效應”。一旦突破航母艦隊外圍驅逐艦、潛艇的防護圈,中國潛艇突然發射的大破壞力魚雷、反艦導彈只需數枚就能讓美航母永沉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