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李旭歡)近日,商洛學院生物學院魔芋創新團隊、市農技推廣站、商州區農業農村環境保護與能源中心合作撰寫的《解鳥氨酸拉烏爾菌引起魔芋軟腐病的首次報道》一文,在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植物病理學報》2025年3月的期刊上刊登。這一重要發現,填補了由解鳥氨酸拉烏爾菌引起魔芋病害研究的空白,將為我市魔芋病害防控提供關鍵理論支撐。
魔芋種植、加工已成為商洛的一項重要產業,目前全市魔芋種植面積近10萬畝。近年來,隨著魔芋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和連作年限的持續增加,魔芋軟腐病害越來越嚴重,如何科學防控軟腐病成為影響魔芋種植的一個關鍵因素。為解決這一技術難題,商洛學院生物學院扎實履行高校服務地方使命,組建由劉長命、王哲等博士牽頭的魔芋創新團隊,積極對接農業部門聯合科研攻關。該團隊先后深入鎮安縣回龍村、丹鳳縣陽河村和東樓村以及山陽縣口頭坪村等魔芋種植區,深入開展魔芋病害調查研究和試驗示范,建立試驗基地60多畝。團隊在系統跟蹤調研的基礎上,運用生物學方法與基因測序等技術,鑒定出新型病原菌,為開展生物防治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團隊還建立了花椒—魔芋—綠肥立體高效栽培模式,并開展核桃木醋液等生物防治效果研究,為后期的生物農藥和生物菌劑研制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團隊就魔芋軟腐病防控的技術和方法提出了初步設想,正加快聯合企業就基于該病原鑒定的早期快速檢測技術進行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