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727萬高校畢業生,4月底,中央連續出臺多項就業、創業優惠政策。
4月29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下發“關于繼續實施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對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稅、地方教育附加稅和個人所得稅。限額標準最高可上浮20%,最高減稅9600元。
4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六項政策措施。這些措施是,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享受社會保險補貼、財政貼息;開“網店”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并辦理實名登記、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兩年內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將現行只限于城鄉低保家庭畢業生的求職補貼擴大到殘疾畢業生;國企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要在政府網站公示;簡化高校畢業生在不同地域和所有制單位流動就業的落戶等手續。
這些大學生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中青輿情監測室監測發現,對上述新政策,網絡聲音不一。抽樣1000條數據分析的結果是,31.6%的網民認為政策實行有很多阻礙,呼吁盡快落實;26.4%的網民認為支持大學生開網店這個提議有問題;20.9%的網民認為國家給大學生的優惠政策過多而忽視了其他群體;17.3%的網民對上述新政表示支持并期待更多的優惠政策;11.5%的網民批評現在的教育體制以及部分大學生的不作為(部分網民有多個觀點,故觀點總和大于100%)。
署名為安康攝像師曹磊的新浪微博對就業創業優惠政策非常歡迎,可也提出了疑問:我們真的能享受到嗎?
騰訊論壇上,一位網友說:“我們這邊大學生創業貸款難辦得很,國家說大學生創業貸款無利息,可有多少人得到名額了?”
署名為張洪研的網友在騰訊論壇上算了一筆賬,大學生創業貸款需要公務員擔保,而且一個擔保人最多也就能貸4萬元,做一個小企業最少也要20萬元,剛畢業的大學生哪里去找5個擔保人?誰愿意給一個前途未知的大學畢業生擔保?
針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但從現實的情況來看,這些政策的落實與初衷還存在差距。
據媒體報道,在北方某地級市,大學畢業生到市行政服務中心咨詢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卻被告知不了解。
在某城市,申請小額貸款的創業者必須參加創業培訓并取得結業證,這本是好事,但由于要先交1500元的相關費用,很多創業者打了退堂鼓。他們不了解這筆錢將在培訓結束后如數返還,而相關部門也沒有對此進行解釋,導致針對創業者的培訓一度停課。
而在很多地方,大學畢業生申請創業貸款,往往得到的答復只有一句話:不符合條件。
諸如此類的故事在很多地方都在上演。在很多網民看來,政府不僅要出臺就業創業幫扶政策,還要下力氣落實好這些政策,這樣才能真正幫到就業難的大學畢業生。因此,17.3%的網民對上述新政表示支持并期待更多的優惠政策。
還有一些人,對專門出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優惠政策提出異議。在騰訊論壇上,署名為建的網民表示,有學歷不代表有能力,有知識不代表有智慧。國家的優惠政策用學歷來區分有欠妥的地方。
持有類似觀點的網民在此次監測中占到了20.9%,他們認為國家給大學生的優惠政策過多而忽視了其他群體。(李松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