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一博士論文后記。圖片來自網絡
前日,一位網友在微博上曬出了華中科大新聞學院一博士論文后記,后記里稱感謝上帝,讀完博士后,居然頭發還在。此微博一經發出,得到不少網友的轉發及評論,不少網友感慨道,珍愛秀發,遠離博士吧!據此,記者采訪到了江蘇省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魏躍進,師魏躍表示,生活壓力過大、用腦過度會在某種程度上加重頭發的脫落。
慶幸:讀完博士,頭發還在
2月6日,一位來自武漢的網友在微博上曬出了一段博士文后記,據該網友介紹,這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一博士的論文后記,后記寫道:“感謝上帝,讀完博士居然還在的東西,頭發,黑色的頭發,熱愛生活的心。
此微博一出,一時間得到不少網友的評論、轉發,名為@葉楠在哪里的網友表示,剩下的頭發已經不夠讀博士了;名為@嬋嬋愛自己的不禁大呼,向師兄們致敬啊!
一條短短的微博引發了不少博士的共鳴,正所謂學術之路漫漫長,吾輩們需上下而求索,博士的學位著實讓人望而生畏。但是如今不少博士們紛紛表示,我們不只是要面對來自學術的壓力,同時也要面臨來自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所謂“亞歷山大呀,怎能不掉頭發”?
博士:學術、生活、家庭,壓力山大!
珍愛秀發,遠離博士?據此,記者詢問了在南京就讀的幾位博士,幾位博士皆表示,在讀期間壓力很大,除了學術方面的壓力,還有來自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
在南航讀博二小周表示,讀了博士才越發感到博士不易,“讀博時需要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壓力,首先是來自學術的的壓力,畢業前需要發表3篇學術論文,雖然數量要求不高,但質量要求十分高,平時還要跟著導師做些項目,時間很緊;其次,還要面對生活的壓力,過年回家,看著同學們一個個都在單位升職了,自己到現在還沒工作,怎能不著急,最后還有來自家庭的壓力,讀了博士,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值自然又高出一籌,看著單身的自己,又忍不住地時時催婚!”小周表示,博一時看到一個頭發稀疏的學長從眼前飄過,本以為離自己挺遠,“到現在我才能深刻地體會到,壓力確實挺大。”
剛到南京大學讀博一的小張告訴記者,雖然剛讀博一,已漸漸感受到到了來自各方的壓力,“我們需面臨著來自生活、學業、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班有五十來位女生,不少女生常在我耳邊訴說女博士不易。”
專家:壓力過大、用腦過度會加重頭發脫落
珍愛秀發,遠離博士?據此記者采訪到了記者采訪到了江蘇省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魏躍進,師魏躍表示,生活壓力過大、用腦過度會在某種程度上加重頭發的脫落。
魏躍進介紹,頭發的脫落因素有很多,“它與基因、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有關,例如生活不規律、刺激性的飲食攝入過多、睡眠不足,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加重頭發的脫落。”
魏躍進建議,當市民發現自己出現比較脫嚴重的發現象時,可選擇適當地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不少脫發的產生與個人不良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有關,若市民出現十分嚴重的脫發現象,可選擇到醫院進行治療,但是頭發脫落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到個人的健康。”(金陵晚報記者 申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