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哲敏 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進行專章部署、統籌謀劃,從“科教興國”與“國興科教”有機互動的高度進一步凸顯了高等教育事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地位。這為我們在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布局的新要求,南京大學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圍繞“‘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布局下人才隊伍建設”這一主題走訪兄弟高校、深入院系部處,開展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專題調研。
調研發現,近年來,南京大學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在開發人才第一資源和優化人才生態體系上持續發力,人才梯隊建設持續完善,引才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初步形成了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高端引領、貢獻突出的高層次人才隊伍,“高學術濃度、高人才密度、高人均產出”的優勢與特色不斷彰顯。但對照黨和國家對卓越人才的迫切需要、對標世界一流大學人才隊伍質量,南京大學人才隊伍建設在高層次人才引育、人才生態優化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完善和提升。這主要表現在:人才隊伍“高原”已初步構建,但“高峰”不夠凸顯;部分院系與院系級單位準長聘制度實施效果不夠突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機制建設步伐還需進一步加快;人才生態的以才引才、因才聚才效能發揮還不夠顯著。
為夯實人才第一資源在強國興校中的關鍵支撐作用,南京大學將持續在師德師風建設、人才引育體制機制創新、人才成長生態優化等方面求真章、要實效,努力推動隊伍建設“量”與“質”雙提升,著力打造思想過硬、高峰突出、梯隊協調、貢獻有力的人才隊伍。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強化思想引領,凝聚發展合力。南京大學將進一步完善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不斷強化黨委集中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師工作部和人力資源處統籌協調、各部門協同配合的大教師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學校黨委、院(系)黨組織、教師黨支部三級聯動工作機制,落實考核監督,在教師成長和管理各環節發揮把關作用;深化師德榮譽制度建設,推進先進教師團隊創建活動,通過專題培訓、師德先進事跡宣講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將思想引領貫穿于人才建設與評價全過程,引導廣大教師爭當“四有”好老師。
第二,突出引育并舉,深化體制改革。南京大學將加大高層次人才引育力度,堅持團隊建設與平臺建設相結合,高端引進與夯實培養并行,以學術新區建設為抓手,統籌各類人才項目,探索實施柔性引才,完善綠色通道引才,深入構建具有南京大學特色的人才引育體系;全面推進準長聘制度改革,以建設有競爭力的一流師資隊伍為目標,探索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師資隊伍建設體系,調動和激發廣大教師投身科教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完善師資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強化開放引才辦學理念,打破檔案、人事關系等人才流動中的剛性制約,柔性引進頂級大師和優秀學者到校工作。
第三,打造集聚效能,優化人才生態。南京大學將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建立多元分類考核評價機制,針對教學序列、教研序列、研究序列等不同序列和基礎科學研究、前沿技術探索、應用研究等不同類型的人才,制定差異化的評價周期、評價標準,激發人才教學與科研創新活力。南京大學將持續優化人才教學、科研、生活環境生態,落實“放管服”要求,下放二級單位選人用人自主權和有效資源配置權,探索向科研平臺、研發團隊與戰略科學家等放權,進一步激發科研隊伍活力;提高人才招聘、待遇落實、聘期管理、考核評價的全流程管理效能;完善人才生活服務保障,多渠道解決人才居住、子女入學、醫療等需求,確保各類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進一步鞏固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構筑以才引才的集聚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