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香港師生在英國展示先進教學成果
近日,來自中國香港30多所中小學的200多名師生參加在倫敦展覽中心舉行的英國教育科技展,展示他們在STEAM課程(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及編程教育方面的教學成果。圖為中國香港學生展示科技作品。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1-30 -
聚焦科技前沿 努力做到頂尖(科技自立自強·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核心閱讀影響因子達16.1、被眾多數據庫收錄、發表論文300多篇、下載量22萬多次……這是創刊于2019年的科技期刊《先進纖維材料(英文)》取得的成績。自創刊以來,這本期刊走國際化辦刊之路,秉持“科學家辦刊…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1-30 -
“中文熱”折射“中阿合作熱”
圖為埃及青年阿斯瑪·穆斯塔法·易卜拉欣展示用毛筆書寫的“心”字。 新華社記者 隋先凱攝 圖為在第六屆中阿博覽會上,嘉賓們了解清潔能源項目。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攝中文課納入沙特、埃及、阿…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1-30 -
邁向通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成果展舉行
本報北京1月29日電(記者張一琪)邁向通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成果展28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成果展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下稱通研院)主辦,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海淀區人民…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1-30 -
高校實驗室里的“黑科技”如何在生產線上“大展身手”
原標題:高校實驗室里的“黑科技”如何在生產線上“大展身手”“這個技術很有前景,不該‘藏’在實驗室,要拿出來轉化。”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教授黃廣炎至今仍記得,柔性材料防爆樣機研制出來后,時任學校技術轉移…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30 -
南京工程學院簽署20份校企合作協議
原標題:南京工程學院簽署20份校企合作協議1月28日,南京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南工程”)校城融合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江寧校地融合發展示范區啟動儀式在該校舉行。其間,南工程與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南瑞集團有…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30 -
正確利用數字資源 有效提升學習質量
原標題:正確利用數字資源 有效提升學習質量在日益數字化的世界中,席卷全球經濟社會的數字技術不斷向教育領域滲透。新一輪科技革命引發了關于學校教育作用的探討:學校教育應如何幫助學生適應技術變革?由經濟合作與…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30 -
警惕過度接觸屏幕影響孩子大腦功能
原標題:警惕過度接觸屏幕影響孩子大腦功能寒假來臨,一些數字產品成為父母的“陪娃神器”,其中有不少打著智慧學習、智能學習旗號的數字設備。這些終端產品能否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讓孩子過多暴露在屏幕前,對其身…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30 -
遼寧:聚青年人才 奏振興樂章
原標題:遼寧:聚青年人才 奏振興樂章 “從小就看著父母在田間辛勤耕作,現在我長大了,也想為家鄉做點什么。”遼寧錦州的90后姑娘田暢,一畢業就回老家辦起了農機專業合作社,“這10臺農機具就是我的‘伙計’。靠著…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30 -
加強人才引育 服務東北振興
原標題:加強人才引育 服務東北振興2024年伊始,大連理工大學(以下簡稱“大工”)在服務東北振興上便展現出新氣象,校企聯動,市校協同,加強人才引育,全力回答好“東北振興,大工何為”時代答卷。1月10日,恒力大…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30 -
為科技賦能戰斗力創新攻關
原標題:為科技賦能戰斗力創新攻關 初冬的一天下午,伴隨嘹亮的軍號,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白曉穎快步走進實驗室,開始了緊張的科研攻關。 曾是清華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的白曉…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30 -
“中國音·中國樂·中國年”——龍“樂”新春專場音樂會舉辦
人民網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郝孟佳)27日,“中國音·中國樂·中國年”——“龍‘樂’新春2024新春專場音樂會”在中央歌劇院上演。音樂會現場。學校供圖音樂會上,《春節序曲》熱鬧歡騰、節奏有力,一開場就將觀眾引…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01-29 -
當臺灣“小鳳梨”踏上大陸冰雪世界
幾名冬令營營員在長春冰雪新天地合影。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正午時分,陽光照耀在吉林查干湖冰面上。一群身著白色外套的年輕人邁著“企鵝步”,躡手躡腳地走在冰封的湖面上。“我們是臺灣‘小鳳梨’…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1-29 -
鄉村生態游成首選
圖為東營區實驗小學師生在勝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參加收花生勞動實踐活動。王國章攝時下,山東省東營市鄉村游、生態游已成為很多人游玩的首選。“走,去城南歡樂谷玩去!”漫步東營區六戶鎮城南歡樂谷農…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1-29 -
中國慕課服務國內12.77億人次
本報北京1月26日電(記者孫亞慧)記者26日從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獲悉,經過10年建設,中國慕課已上線超過7.68萬門,不僅服務了國內12.77億人次的學習,而且通過實施“慕課出海”行動,讓中國慕課走出國門。據教…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1-29 -
甘肅:積極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格局
原標題:甘肅:積極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格局 前不久,蘭州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來到甘肅積石山地震災區,開展科普宣講、公益課堂等主題文化活動,以及暖心陪伴等便民服務活動,受到災區群眾的歡迎。 這是甘肅…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29 -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有力支撐創新發展
原標題:【光明時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有力支撐創新發展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已累計培養1100多萬名研究生,2022年在學研究生人數達365萬,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已經成為研究生教育大國。在過去的…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1-29 -
四川成都崇州發布“產業人才十條”
原標題:四川成都崇州發布“產業人才十條” 記者1月26日從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崇州市發布了《崇州市做強產業建圈強鏈人才支撐的十條措施》(以下簡稱“產業人才十條”),旨在促進重點產業…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29 -
寧夏推出18條舉措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
原標題:寧夏推出18條舉措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 記者1月26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獲悉,寧夏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著眼全區高技能人才規模小等問…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29 -
西班牙對未成年人使用電子產品加強規范
日前,西班牙總檢察院未成年人保護局、西班牙數據保護局和歐洲數字化轉型協會公布了一份針對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的提案,其中包括15項限制和引導未成年人使用電子產品的措施。目前該提案已得到西班牙超過130個社會…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1-29 -
勇于突破,奮力鍛造精品工程(科技視點·走近“國家工程師獎”獲得者)
圖①:周黎(右一)與團隊成員研究高速列車轉向架技術問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圖②:李俊華(中)和團隊研討減污降碳科學問題。清華大學供圖 圖③:中聯重科起重機械技術創新團隊…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1-29 -
肌肉組織驅動的兩足機器人問世
原標題:肌肉組織驅動的兩足機器人問世雙足生物混合機器人。圖片來源:東京大學竹內研究室與機器人相比,人類肢體極為靈活,能做出精細動作,并能有效地將能量轉化為運動。受人類步態的啟發,日本研究人員將…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29 -
廣譜高效水溶性犧牲層材料研發成功
原標題:廣譜高效水溶性犧牲層材料研發成功 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吳文彬教授、王凌飛教授團隊與西北大學司良教授團隊合作,成功研發出一種廣譜高效的新型超四方相水溶性犧牲層材料,該材料可用于…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1-29 -
技能人才的成長空間無限廣闊(縱橫)
最近,兩則新聞引發社會關注。一是,我國首顆由高職院校師生主要參與研制的科普衛星“南京號”,搭乘天舟七號發射成功;二是,一些高級泥瓦匠、美縫工、油漆工月入數萬元,吸引90后、95后年輕人轉行加入。既能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1-29 -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注冊用戶達1億
本報北京1月28日電(記者閆伊喬)記者從教育部獲悉: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自上線以來,一直安全穩定運行,用戶注冊量穩步增長,注冊用戶達1億,有效服務了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教學、家校協同育人。據悉,平…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1-29 -
大灣區是香港青年的大舞臺
香港廣東青年總會近日公布的《香港青年大灣區發展指數2023》顯示,近七成受訪香港青年對大灣區發展規劃“認同”或“非常認同”,與2021年的35%相比增加近一倍,創下追蹤指數自2017年設立以來的新高;同時,近七成…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1-29 -
踐行黨媒責任 引領青年筑夢
“人民網獎學金運用綜合全面的評價體系,為莘莘學子提供了展示平臺,引領大學生向榜樣學習,充分彰顯了黨媒的社會責任感。”近日,在2023年人民網獎學金終評展示及頒獎活動現場,專家們這樣評價。此次評選,來自29所…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01-26 -
游學“大禮包”來了!清華大學有序推進校園開放
簡化入校程序、擴大校園開放規模、新增工作日校園開放……近日,記者從清華大學了解到,寒假期間,學校最大限度有序推進校園開放,打造系列游學組合服務,推出寒假游學“大禮包”。據了解,1月25日至2月21日寒假期間…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01-26 -
教育部: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范 建設國家教育數字化大數據中心
人民網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李依環)教育部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一年來推進教育數字化進展等情況。對于下一步教育部如何推進相關工作,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周大旺談到,將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范…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01-26 -
72億年僅偏差1秒!中國科大科研團隊實現新突破
人民網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李依環)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陳宇翱、戴漢寧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成功研制了萬秒穩定度和不確定度均優于5×10-18(相當于數十億年的誤差不超過一秒)鍶原子光晶格…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