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航舉行女教授與杭州中法航空學院學生面對面交流活動
活動現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供圖人民網北京3月8日電 在第114個“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組織開展女教授與杭州中法航空學院本科生面對面交流活動。據介紹,本次活動以“凝聚‘她’力量 綻放‘她’…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03-08 -
讓更多青少年健康成長(履職故事)
在過去一年的調研中,青少年健康問題是我關注的重點。為更多了解青少年健康情況,我走進學校、家庭、教育部門了解青少年體育鍛煉時間、相關設施建設、教室的容納人數等情況。今年春節期間,我到醫院同醫護人員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3-08 -
攜手上好“大思政課”
原標題:攜手上好“大思政課”“專業沒有好壞之分,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陳光走進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與少先隊員們交流成長經歷,幫助孩子們從小樹立報效祖國的遠…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8 -
安徽:促高校學子在當地就業
原標題:促高校學子在當地就業“什么?餐飲企業也招聘新媒體專業畢業生?”2月28日下午,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合肥師范學院體育館內人頭攢動——安徽省級高校畢業生系列招聘活動“暖心專場”正在此舉行。握著互聯網“大…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8 -
厚植人才沃土 創新培養模式
原標題:厚植人才沃土 創新培養模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我們要在改善人才發展環境上持續用力,形成人盡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就此,記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武…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8 -
聚焦學科交融 建設健康中國
原標題:聚焦學科交融 建設健康中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動健康中國建設,人才是關鍵。醫學人才培養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問題,…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8 -
張曉宏代表:激發高校科技創新效能
原標題:激發高校科技創新效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堅持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一體統籌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一體部署實施,深化教育科…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8 -
陳國楨代表:把課間10分鐘還給學生
原標題:把課間10分鐘還給學生陳國楨 全國人大代表、開封書畫院院長課間10分鐘是中小學生調節學習狀態、緩解疲勞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時段,對學生來說十分寶貴。操場上學生自由奔跑的身影和歡聲笑語,是校園充滿…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3-08 -
吳效科委員: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
原標題: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吳效科 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醫院院長嬰幼兒的養育成長,關系到千家萬戶。黑龍江省出臺《優化生育政策 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健全完善普惠托育服務支持政策,減輕家…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3-08 -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原標題: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在于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建議進…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8 -
江蘇代表團:紅色文化進校園
原標題:紅色文化進校園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們堅定扛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光榮使命。”在3月7日上午的江蘇代表團開放日現場,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代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說。 “江蘇實施時代新…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8 -
王桂林委員:逐步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
原標題:逐步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王桂林 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廣州市科技局局長九年制義務教育為提高人民群眾教育水平、促進教育公平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到來,經濟社會進入高質量發…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3-08 -
湖南代表團:為鄉村培養人才
原標題:為鄉村培養人才 “三屆特崗畢業生675人直接服務112個鄉鎮的鄉村振興工作,他們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工作作風得到基層用人單位普遍贊譽。”3月7日上午,湖南代表團開放日上,湖南省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副教…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8 -
樊春海委員:推進高教、職教、繼續教育協同
原標題:推進高教、職教、繼續教育協同樊春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是三種不同的教育類型。然而,目前三者之間協同融合發展還存在不足,需要加強統籌,進一步推進高等教育…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3-08 -
數字化賦能 教育更智慧
原標題:數字化賦能 教育更智慧圖為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編程社團的學生檢驗機器人的編程效果。新華社記者 李鑫攝數字技術聚合了分散的優質資源,突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限制,進一步推動教育公平;人工智能等新技術…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3-08 -
專訪鄭慶華:人工智能賦能創建未來教育新格局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人工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鄭慶華在接受人民網專訪…
來源: 時間:03-07 -
“科普大篷車”開進學校
3月6日,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科技協會“科普大篷車”開進泉山路小學校。豐富的科技展品和精彩的科普活動,吸引學生參觀體驗,感受科技的魅力。圖為學生體驗科普展品。馮樹風攝(人民視覺)…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3-07 -
我科學家揭開螢火蟲成蟲發光器發育的關鍵機制
原標題:我科學家揭開螢火蟲成蟲發光器發育的關鍵機制 記者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付新華教授團隊揭開了螢火蟲成蟲發光器發育的關鍵機制,為發光昆蟲的發光及閃光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7 -
鍛造“特色融合”辦學核心優勢
原標題:鍛造“特色融合”辦學核心優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校長李蓬代表認為,辦好世界一流大學,需要錨定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定…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7 -
加快補齊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短板
原標題:加快補齊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短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優化學科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增強中西部地區高校辦學實力。2023年,…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7 -
公保扎西委員:建高原醫學康養基地
原標題:建高原醫學康養基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持續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充分調動各方面保護和…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7 -
科技成果助生產
原標題:科技成果助生產 “高校要充分利用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平臺優勢,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系統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最初一公里’問題。”3月6日的福建代表團開放…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7 -
培育創新型人才
原標題:培育創新型人才“高校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關鍵交匯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面向未來的創新型人才,是高校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著力點,也是自身…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7 -
鄒聯克代表:加快補齊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短板
原標題:加快補齊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短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優化學科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增強中西部地區高校辦學實力。2023年…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7 -
王成斌委員: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始創新突破
原標題: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始創新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基礎研究系統布局,長期穩定支持一批創新基地、優勢團隊和重點方向,增強原始創新能力。當前,基礎研究對于搶占未來新興產業制高點、提升國家…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3-07 -
全國人大代表楊永修:高技能人才應以能力論英雄
原標題:高技能人才應以能力論英雄楊永修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汽研發總院試制部高級技師我是從職業院校畢業、在一線成長起來的技術工人代表。基于自身的成長經歷,我格外關心汽車產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問題。…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3-07 -
福州“青年創業就業實訓基地”揭牌
“寧心謀發展,政企話繁榮——寧化街道2024年新春企業家大會”日前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福州市臺江區首個“青年創業就業實訓基地”在會上正式揭牌。為更好地服務臺灣青年人才,福州市臺江區寧化街道和福州市臺灣青年…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3-07 -
雄安新區已發放“雄才卡”逾1萬張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孫少龍、秦婧)全國人大代表、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6日在河北代表團開放日發言時介紹,雄安新區優化“引育留用”體系,提供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務,目前已發放…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3-07 -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舉行2024年春季開學典禮
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郝孟佳)記者從教育部獲悉,國家教育行政學院4日舉行2024年春季開學典禮。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組長,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懷進鵬出席開學典禮并講話。 懷進…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03-06 -
吳為山:建議統籌構建“大美育”工作體系
原標題:(兩會速遞)吳為山:建議統籌構建“大美育”工作體系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馬帥莎 應妮)美育涉及全民審美素養的提升,更關乎文化的傳遞、心靈的涵養、理想的培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