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各地教師數字化轉型的新舉措
樣本介紹:本研究團隊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文本分析與可視化的方式梳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教師教育部分。本調研以2024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地市級政府工作報告為研究對象,在每個省(市、自治區)抽樣選取3個合計94篇政府工作報告的全文作為研究樣本。研究提取了每篇報告中教師教育相關內容,對2023年工作成果與2024年計劃任務分別進行了梳理,并按照區域進行分類匯總分析。
調研發現,2024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教師教育工作成果與計劃的高頻詞包含以下關鍵詞:師德師風、名校長、名師、培養、骨干教師、新時代、尊師重教、高素質教師隊伍、強師、“三名”、專業化等。經過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高頻詞關聯的教師教育重點內容主要包括: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等。
大數據分析顯示,近年來我國教師教育強調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各地加快培養優秀骨干教師、推動名師名校長建設,廣泛開展各類教師培訓進修活動,組織教師交流輪崗等師資統籌調配,常態化推進師德師風建設。
總體來看,在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我國地方政府更加關注教育數字化的建設與推進,圍繞數字化基礎設施、資源建設、教育教學等方面展開2024年工作規劃。天津河西區將加快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推進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上海黃浦區將進一步拓展云課堂數字資源,建設特色課程庫、優質師資庫、創新案例庫等學習資源;江蘇連云港市將推進教育大數據平臺建設應用,辦好數字互動課堂;陜西咸陽市將與西安交大、陜師大等加強合作,建立“名校+”托管模式,借助“三個課堂”等途徑,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湖南長沙市計劃建成“智能制造、數字人才、信息技術”三大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各地通過推動示范區、數據平臺建設,構建了教育數字化的硬件環境與基礎設置;創新運用數字化資源,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區域共享,提升教學質量;改革教師的教學科研,融入數字資源、數字工具和數字技術,提升教師數字素養和專業能力,培養新時代優秀人才。
從區域分布來看,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教師教育政策側重點各有不同。在具體內容方面,東部地區更多關注名優骨干教師的培養、教師數字素養提升,中部地區主要強調區域師資均衡,西部地區尤為強調師德師風建設。此外,教師培訓與能力提升、教師交流調配是三個地區共同關注的重點。
數據分析顯示,2023年我國各地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主要包括名優骨干教師的培養和區域師資均衡配置,2024年工作計劃重點聚焦師德師風建設、優秀教師培育和區域師資均衡,總的工作導向是實施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持續提升教師的數字素養,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對比近年來我國教師教育政策和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教師教育相關內容,可以看到國家政策在地方上的貫徹落實及擴散作用。整體來看,地方政府緊跟國家政策導向,積極開展基礎教育教師能力提升、名師名校長培養、師德師風建設、數字素養提升等工作。部分地區結合本地特點,依據政策要求開展了因地制宜的創新,例如各地在促進師資均衡的措施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教師交流輪崗、學校結對、資源共享等方式縮小地區差異,保障優質教育資源覆蓋更多人。
(作者錢冬明系華東師范大學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副院長;俞金艷、陳雨帆系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信息技術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