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講述】
“叮鈴鈴——”如往常一樣,我接起電話。
“您好!請問丁潔老師在嗎?”電話中略帶貴州方言的普通話聽起來既熟悉又親切。
“我是陳飛,丁老師還記得我嗎?”
陳飛?我的大腦快速運轉,思緒一下子飛到了15年前……
“因為您的鼓勵,我才一直堅持學習,以后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電話那頭的陳飛是我在貴州支教時的學生,現在她在貴州遵義一所醫學院讀藥學專業。多年未見,再次通上電話,我們都很激動。談到未來,陳飛說想在中醫領域繼續深造。看到當年那個害羞靦腆的女孩如今自信滿滿,我欣慰不已。
在志愿服務隊支教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對“教育即生長”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讓我明白了“想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這句話的深刻道理。我也逐漸感受到,在志愿服務實踐中開展深入的互動,是開展大思政工作的重要切入點。
工作11年來,我立足本職崗位、傳遞志愿服務精神,運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服務師生成長。作為國貿本科生黨支部書記,我將志愿服務精神貫穿黨員教育管理實踐中,引導支部黨員申請公益活動立項,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分享實踐體會,搭建成長平臺。我先后組織學院黨員赴孝感、隨州、延安開展支部共建、實踐學習等活動,并開設大學生心理發展與指導課程、心靈瑜伽公益課、情緒管理公開課,累計超過3000小時。
在未來的路上,我會繼續以磐石般的信念堅守育人陣地,引領青年學子發揚志愿服務精神,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入事業追求中。
講述人:“本禹志愿服務隊”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辦公室主任 丁潔
(項目團隊:記者 王建宏、張銳、張勝 通訊員 蔣朝常、晏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