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時隔4年重返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為觀眾帶來中國當代作曲家的新作品。多部作品取材于中國古典詩詞和傳統哲學著作,展現出古箏、竹笛等中國傳統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的碰撞,奏響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動人樂章。
當晚演出曲目包括《未來之境》《萬古江河》《蒼山序》《五色石》等,不少曲目為全球首演。演出持續兩個多小時,吸引1000余名觀眾到場觀看。
古箏、豎琴與管弦樂隊合奏的《萬古江河》清脆悅耳又扣人心弦;交響詩《你是我的左手》悠揚深情,令人沉醉;以神話故事“女媧補天”為靈感創作的《五色石》氣勢恢宏,大氣磅礴……現場觀眾贊嘆不已,每首曲目結束后都報以熱烈掌聲。
喬吉特是音樂會的常客,她高度評價演出說:“每首作品都很驚艷,我能夠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情緒。”
不少觀眾是第一次見到古箏,來自鹽湖城的觀眾克里斯托爾·麥克布賴德是其中之一。她說,樂曲中傳遞出的中國文化令她沉醉,“演奏者的舉手投足都充滿美感,仿佛在琴弦上舞蹈”。
這樣的演出效果正是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彈撥教研室主任、古箏演奏家蘇暢所期待的。她告訴記者,希望每次演出后都有更多觀眾認識古箏,也希望更多西方觀眾能喜歡這件古老的民族樂器。
一架古箏,彈奏出數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撥動了美國觀眾的心弦。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竹笛協奏曲《蒼山序》創作者秦文琛說:“每一件中國民族樂器都是中國文化的結晶,和西方的管弦樂隊放在一個調色板上,本身就是文化的交流和對話。”
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觀眾哈維爾·扎普·科巴姆來自音樂之家,父親是吉他手,自己彈鋼琴。演出結束后,他一邊戀戀不舍地對著舞臺拍照,一邊贊嘆:“太精彩了,我想要帶工作室所有的朋友都來再聽一次。”他說:“這些樂器結合在一起真的太美妙了!”
曾在中國生活和工作多年的紐約時裝技術學院兼職雕塑教授迪奧尼西奧·奇馬雷利告訴記者:“音樂有助于在中美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我們需要更多理解與合作,共同創造更美好世界。”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副主任、小提琴協奏曲《未來之境》創作者常平認為,音樂不受語言限制,能夠傳遞感情、連接心靈,希望通過音樂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的交流和友情。
“希望和全世界的音樂家、音樂創作者有更多交流,美美與共,彼此增進了解。”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交響詩《你是我的左手》創作者郝維亞說。
(據新華社電記者興越、楊士龍、劉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