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  ?  教育資訊

在大自然中學習——未來教育的生態意識轉向

2023-11-23 08:43:00

來源:光明日報

   教育是解決諸多全球性和地方性挑戰的關鍵。為保護正在經受日益嚴峻挑戰的地球生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布《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這份文件回應了全球面臨的環境危機,呼吁未來教育要注重生態關懷,維護生態正義,倡導生態倫理,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從2019至2021年,UNESCO組建的“教育的未來”委員會廣納不同地域和專業的各方專家意見,最終達成建設生態友好型未來教育的共識,這一集體智慧凝聚在《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報告中。報告以生態關懷為核心,重新審視并解答了未來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和場所等關鍵問題。

  未來的教育應該是什么樣子?

   UNESCO總干事奧德蕾說:“我們迫切需要改變方向,因為人類的未來取決于地球的未來。”為此,報告提出了一個新社會契約的構想,旨在重構人與人、人與地球乃至科技之間的關系。“教育的未來”委員會主席薩赫勒-沃克·祖德特別強調,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但我們并未充分分享地球的資源,也未以可持續的方式利用這些資源。教育,作為貫穿人類一生的組織教學與學習的方式,自古以來就對人類社會變革產生根本性影響。想要鑄就和平、公正和可持續的未來,教育自身的改革勢在必行。

   報告認為,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匯集眾智,提供所需的知識、科學及創新之道,以構建基于社會、經濟和生態正義的、全民共享的可持續未來。報告指出,長久以來,全球教育中存在著片面地以經濟增長為導向的問題,灌輸崇尚競爭的價值觀,這不僅削弱人們團結協作的意愿,亦妨礙我們理解彼此及地球的相互依賴性。報告不僅繪制了一幅愿景的藍圖,也發出了一份全球性的邀請,呼吁人們團結一致,通過對話和行動,共同構建一個社會更包容、經濟更公平和生態可持續的未來。

   要實現未來教育的目標,課程當注重生態學、跨文化及跨學科學習,不僅要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發展批判、應用和創造知識的能力。課程應從生態學的視角理解人類,以重新平衡人類與地球之間的關系。由于教學內容與目的發生深刻變革,教學法亦應隨之而變——教學應圍繞合作、協作及團結的核心原則來組織,運用強調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參與式和協作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智力、社會情感能力和道德能力。

   以生態為本的未來教育,將生態圈視為學習場所,將自然、人造與虛擬學習場所融為一體,使教育回歸自然懷抱。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必須拓展對學習場所的傳統認知,把繁忙的城市街道、寧靜的鄉村小徑、蜿蜒的江河、廣袤的湖海、峻峭的山脈、遼闊的原野,乃至任何非人類所獨享的角落皆視為可能的學習場所。這種基于地點環境導向、戶外與體驗式的學習方式,使大自然與環境不再是靜默的背景,而是轉變為學習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這不僅為學生提供對生活與文化的深刻洞察,還賦予他們與大自然親密交融的難忘體驗。親近自然的體驗,將帶給學生心靈的震撼與觸動,使他們對自然產生敬畏與尊重,豐富其精神世界、增強其生命韌性,為生命成長奠定堅實基石。

  對西方傳統教育模式的反思

   2020年,UNESCO就曾發布《學會與世界共生:為了未來生存的教育》(又被稱為《2050教育宣言》),強調維護生態正義的新教育范式。其主要撰寫者伊維塔·西洛娃指出,西方社會深受二元邏輯的影響,將主體與客體、自然與文化、心靈與肉體、時間與空間、自我與他者等諸多領域分隔開來。這種邏輯背后的人類例外論,使人們產生凌駕于自然之上的錯覺。

   如今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并調整長期以來的西方傳統教育模式——它并不是教育的唯一路徑,全球各地存在諸多生態友好的教育思想和實踐,值得發掘和嘗試。人類嵌于生態系統之中,不僅是社會的存在,也是生態的存在。為確保未來的生存與繁榮,我們需要邁向一個基于生態正義的新范式。教育應該幫助學生成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的成員、共創者和塑造者。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從個人主義的發展轉向集體意識的培養,從“認知外部世界”轉為“與萬物共成長”,從學習如何控制地球轉向學會與地球和諧共存。

   為此,UNESCO提出一種生態和諧的替代方案,強調所有地球生命、實體和力量的集體能動性與相互依存性。過去的教育遵循無限經濟增長和人類發展雙重邏輯,但這種教育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資源與工具來應對日益增長的生態危機,故需圍繞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系的原則重塑教育,強調集體和共同體的價值與關懷。為解決人類的生存危機,世界各國需齊心協力、著眼全球共同利益,打造生態命運共同體,培養具有全球意識的世界公民。

   報告明確指出,社會正義與生態正義相輔相成。在后現代學術討論中,社會正義已逐漸展現生態意識,焦點從人類轉向地球上所有生物。社會問題總會牽涉到生態維度,反之,當我們審視生態問題時,亦無法回避社會因素。若我們失去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奢談其他權與利,無異于舍本逐末。因此,生態正義關乎社會和經濟正義,而三者應同步發展。人類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地球面臨前所未有的環境危機。我們必須珍惜地球,修補其創傷,建立具有生態關懷的命運共同體。為此,我們應超越那些制造隔離與分離、占據主導乃至霸權地位的西方價值觀念,邁向更為生態友好的教育模式。

   (作者:彭正梅、陳麗莎,分別系華東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教授和研究生)

  • 相關閱讀
  • 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自強不息、不懈奮斗。  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

    時間:11-23
  • 家教門風與青少年人格養成有何關聯?專家學者熱議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李依環)作為第六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家教門風與人格養成——核心素養與協同育人”主題論壇日前在廣東珠海舉辦,來自京珠兩地的專家、學者、一線教...

    時間:11-23
  • 9所高校聯合發布“北斗星鏈”內涵發展行動計劃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李依環)22日,北京沙河高教園區高校聯盟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沙河校區舉辦。會上,九所高校聯合發布《北京沙河高教園區高校聯盟“北斗星鏈”內涵發展行動計劃...

    時間:11-23
  • 基層工作,到底需不需要高學歷

    原標題:基層工作,到底需不需要高學歷“你一個鄉鎮干部,讀博士有什么用?”常有人這么問我。專科畢業后,我通過省考當上了公務員。在基層干了17年,工作之余一直不忘學習、提升自己,現在正攻讀博士學...

    時間:11-23
  • 中國原創童書越發重“創造”

    原標題:【文化評析】中國原創童書越發重“創造” 日前,第十屆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落下帷幕。據媒體報道,本屆書展參展商近500家,吸引觀眾4萬余名。上海國際童書展已走過10年,書展的創設與持續的熱度,...

    時間:11-23
  • 我國科研城市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原標題:我國科研城市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攜手施普林格·自然集團22日發布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3》報告顯示,2023年,19個中國城市進入全球百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時間:11-23
  • 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張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22日公布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分別選舉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5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4人。  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方面和工程科技領域的最高榮譽...

    時間:11-23
  • 深圳醫學科學院成立

      本報深圳11月22日電(記者趙永新、呂紹剛)集醫學綜合研究、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于一體的高級學術機構深圳醫學科學院21日在廣東省深圳市成立。深圳醫學科學院將堅持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鼓勵源頭創新...

    時間:11-2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午夜爽爽大片免费| 亲子乱子xxxxxx|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91制片厂制作传媒免费版樱花| 白嫩光屁股bbbbbbbbb| 岳一夜被你要了六次|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3|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饭冈佳奈子gif福利动态图| 日韩高清在线不卡|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视频网| 黄网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五月婷婷开心综合|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果冻传媒mv在线观看入口免费| 国产男人的天堂| 久草资源在线观看| 青青草99热这里都是精品|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能顺利播放的男男网站free|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3级在线观看| 中国高清xvideossex|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嫩草视频在线看|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欧美一区|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两个人看www免费视频|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好色先生tv网站|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2021精品国产品免费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黑人猛交| 国产欧美第一页| 久久午夜电影网|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