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李依環)“建校70多年以來,地大瞄準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穩步推進八大工程;初步實現了‘占高地’階段戰略目標,持續為高等教育強國作出新貢獻。”日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舉行的第二屆自然資源戰略發展高端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孫友宏在致辭中指出。
孫友宏表示,2020年,地大(北京)成立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是首個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近年來,研究院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強化戰略咨詢,創新體制機制,廣泛搭建政產學研平臺,匯聚多學科人才,聚焦自然資源領域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開展前瞻性、針對性、綜合性研究。本次論壇旨在探索新形勢下如何構建更加強大而有韌性的能源資源系統,保障我國能源資源安全,更好地應對全球性挑戰。
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司長姚華軍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自然資源系統高度重視能源資源安全,不斷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提高能源資源保障能力。希望高校積極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儲備性研究,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加強交叉學科培育,為應對綜合性戰略問題提供人才支撐;立足全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發揮自然資源高校智庫優勢,提高國際輿論陣地話語權。
主旨報告環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主任周守為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雙明、彭蘇萍、趙文智分別圍繞“面向‘雙碳’構建更有韌性的能源資源系統”主題作主旨報告。
此外,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彭蘇萍、多吉、趙文智、邵安林、王雙明、毛景文、孫友宏以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專家學者,還圍繞“提升能源和礦產資源供需系統韌性”主題開展深入交流研討。
活動當天,作為論壇的系列活動,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同步舉行了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分論壇、自然資源與碳中和分論壇、礦產資源安全分論壇、國際礦業合作分論壇等四個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