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蒙牛集團發起的“我回老家上堂課”志愿小分隊再次出發。燕趙都市報、河北省文藝志愿者協會,以及愛心企業代表“和興包裝”組成“愛心幫扶團”,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剪紙”的傳承人周淑英老師一起,來到張家口蔚縣代王城鎮水北小學,為這里的孩子們帶來一堂不同以往的手工剪紙課。

蔚縣剪紙源于明代,是一種風格獨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民間藝術。2006年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周淑英就是蔚縣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此次周老師深入水北小學就是要為孩子們上一堂蔚縣剪紙課。

對于鄉村學校的孩子們來說,藝術手工課是一種奢侈的愿望。這次來的周老師不僅教大家蔚縣剪紙的歷史由來,文化傳承的意義,還手把手教孩子們剪紙技術。

蔚縣剪紙,是用薄薄的白紙,用雕刀刻下來,再點染上鮮艷的顏色形成的藝術。孩子們睜大眼睛看著周老師將一張張白紙,神奇地變成一朵朵嬌艷的牡丹、一只只紛飛的蝴蝶??吹眯』锇閭兌俭@呆了。

周老師把事先調好的顏料、毛筆、塑料剪刀以及蝴蝶的“半成品”分發到每個孩子們手中,告訴孩子們染色的過程,讓同學們畫出自己喜歡的蝴蝶顏色。

看著周老師手里的蝴蝶煥發出五彩繽紛的光彩,孩子們早按捺不住,開始跟著老師為蝴蝶上色了。

白蝴蝶在孩子們的小手下變得色彩艷麗,看看孩子們的作品,是不是很漂亮。周老師把孩子們制作好的蝴蝶,粘貼成一幅“百蝶圖”畫卷——在一大叢牡丹花上,一只只可愛蝴蝶翩躚紛飛!

“我特別希望能通過某種形式為蔚縣剪紙藝術傳承做一些事情,哪怕這一點努力看起來微不足道,吸納它的精髓加以傳承,并深入到現代人的生活中,唯有如此,才能更負責任地去談文化遺產的保護。”周老師上完課后和志愿者們交流時說道。

除了剪紙藝術課,蒙牛“我回老家上堂課”的愛心小分隊還為孩子們送來了嶄新的書包、各種文具和體育器材,以及兩塊無塵專用黑板。

2014年蒙牛“我回老家上堂課”活動已經在各大區陸續展開,各界社會精英人士重返鄉村,為孩子們帶來豐富多樣的知識課堂。藝術文化需要的不僅是保護更多的是傳承,蒙牛將歷史文化融合到“我回老家上堂課”的活動中,旨在為鄉村教育拓展資源的同時延續歷史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