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找工作,晚上趕論文,27歲畢業生一覺醒來耳朵“中了風”。3月3日是我國第15個愛耳日,醫生提醒,出現耳鳴、聽力下降應立即就診,拖延可能永久損失聽力。
畢業季撞上求職季,在華中科技大學讀研的小王,只得熬夜看材料趕論文。一周前,他早起耳朵里有“滋滋”的電流聲,以為休息幾天就好了,結果癥狀越發嚴重。前天,小王聽室友說話,像置身水下聽到的聲音一樣沉悶,他連忙趕到湖北省中醫院檢查,確診為突發性耳聾。
該院耳鼻喉科主任鄧可斌說,耳部血供只有一條動脈,春季氣溫變化大,血管受寒收縮很容易痙攣,導致突發性耳聾,即通常說的“耳中風”。
他說,耳中風發病前幾乎毫無預兆,會突然出現耳鳴、眩暈、惡心、嘔吐、出冷汗等,多在凌晨或起床不久發生。患者的聽力恢復和就診的及時性密切相關。發病一周內就診,西藥治療配合中醫針灸、按摩、足浴等方法,約70%的患者可以治愈。拖延超過半個月,有可能損失部分聽力甚至永久失聰。(記者 武葉 通訊員 邵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