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元學費里已含4000元答辯費,可到了答辯之前,又要我們交幾千元答辯費,這在職研究生的答辯費怎么收了又收,沒完沒了?”近日,某大學的在職研究生向楚天金報報料稱,班上很多同學都對這“答辯費”忍氣吞聲。
記者經(jīng)過多方調查發(fā)現(xiàn),這重復收取的“答辯費”,惹得眾多學生不舒服由來已久,已被暗稱“買路錢”。不過,一直以來,因為擔心無法順利畢業(yè),所以無人敢投訴,遂無維權案例。
■ 學生質疑
答辯費為何重復收取
李明(化名)目前在武漢一所大學讀在職研究生,即將畢業(yè)。他告訴記者,他和20多名同班同學已按學校要求,分兩次交清了4萬元費用,其中包含4000元答辯費。但是幾個月前,他接到通知稱,在畢業(yè)之前,要將答辯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剩余費用補齊,此費用不在那4萬元學費之中。“老師說,要另外加收2000至3000元。”光一個論文答辯,就需要另外加收幾千元,李明感到既氣憤又無奈。但因擔心不繳費就拿不到畢業(yè)證,他只好想辦法湊錢繳費。
記者在李明提供的一份該大學研究生繳費標準表格上看到,“學生類別”一欄寫著“公共管理(MPA)碩士研究生(學費36000元,答辯費4000元,分二年繳清)”的字樣。
■ 校方解釋
“為了大家能順利畢業(yè)”
答辯費已經(jīng)交過了,為什么還要再交?對于學生們的質疑,MPA學員的老師是這樣向學生解釋的:為了讓大家能夠順利畢業(yè),所以還要再交這幾千元錢。論文需要由校外理論、校外實踐專家和校內專家評閱。學校從學生交納的答辯費中,每篇撥款150元作為評閱費,但是按照現(xiàn)在的行情,150元的評閱費肯定是不夠的,這也是為了能夠讓大家順利通過評閱、答辯才代收的。另外,論文還需要打印和裝訂,為了方便學員,學校代收此費用,集中打印。“我們都感覺,老師在暗示這是買路錢。”李明說。
去年12月27日,記者向這所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MPA中心辦公室求證此事。一位張姓老師先是否認向學生提出過額外再收“答辯費”的要求,后又解釋稱:“這筆費用不是老師收,是學生自發(fā)組織收取,主要用于論文打印裝訂、答辯完后學生聚餐等開銷。”
這名老師說:“往屆的MPA研究生,我們沒有在學費里面加收答辯費,所以在答辯之前就加收了兩千多元的答辯費,但是那點費用遠遠不夠,我們學校還要倒貼錢。”
■ 面臨尷尬
學生忍氣吞聲無人投訴
對于老師所說的收費理由,李明感到難以接受:“關于150元劃撥過少的問題,是內部分配政策造成的,為何還要再次讓學生埋單?而且加收的答辯費是經(jīng)班委會收取的,無任何憑證,讓人感覺不地道。”
而對于打印及裝訂論文的花費,李明和幾名同學曾申請由自己來打印裝訂論文,但遭到老師委婉拒絕,老師稱“自己打印的格式會不統(tǒng)一”。
李明和幾名同學向上屆畢業(yè)的該校在職研究生打聽得知,他們畢業(yè)前也被要求重復交納數(shù)千元“答辯費”,“這個已是慣例”,而且呈逐年上漲的趨勢。
在學院老師的一再強調下,答辯費純屬學生們“自發(fā)”組織收取。事實上,則是學生們覺得不合理,但考慮到畢業(yè)可能會受到阻礙,所以沒人表示反對,更沒有人敢向相關部門投訴。
物價:答辯費屬違規(guī)收費
可撥打12358投訴
對于加收答辯費是否合理一事,記者于2013年12月26日向省教育廳進行了咨詢。該廳回應,涉及在職研究生的收費事宜歸物價部門監(jiān)督管理。記者又將上述情況向湖北省物價局反映。據(jù)了解,省物價局一直沒有接到相關“答辯費”重復收取的投訴。該局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任何高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向學生收取除正常學費(根據(jù)入學通知書的規(guī)定,并且學校必須出具正規(guī)發(fā)票)以外的任何費用,否則屬于違規(guī)行為,一旦被查實,省物價局必將嚴厲查處。
物價部門提醒:如果遇到上述情況,學生可以撥打12358價格投訴熱線進行匿名舉報。 (楚天金報 記者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