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國家對此也進行了大量的投入。那么,學前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又將面臨哪些問題?記者對此進行了相關采訪。
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推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我認為學前教育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教師隊伍的建設,而政府近年來對其的投入力度也是相當大,幼兒園的建設近三年來發展得非常快,這些都是用經濟可以達到的,但是幼兒教師的成長和培訓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應該讓硬件和軟件同步發展。”從事了三十多年幼兒教育的西北大學幼兒園邱園長如是說。
針對學前教育目前的發展現狀及師資隊伍建設,邱園長表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升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第一,加大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全面培養。對于設置學前教育專業的院校而言,應該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以加強對學前教育學生的培養,讓學前教育的學生在畢業之前能真正做到職業修養,職業技能和職業認識的提升。第二,加強上崗后的再次培訓。據邱園長的觀察,學前教育的學生在畢業之初,并不能完全勝任學前教育的工作,無法獨自承擔幼兒教師這一職務,因此,需要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崗前培訓。讓他們對自我有一個重新的認識,明確自己的價值觀,教育觀,知道自己直接面臨的是2至6歲的孩子,該對這些孩子如何進行教育。而上崗后的再次培訓、再次提高,也有助于讓老師充分認識到她面臨的學生群體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這些孩子的自我能力,自我認識都是剛起步,因此,老師對他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此外,也應該讓老師們意識到要關注孩子的個性發展,要培養一個健康的孩子,就要讓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同步發展。所以老師在這方面也應該認識到,什么是對孩子愛心,什么是對孩子耐心,什么是對孩子負責任。第三,呼吁社會重視學前教育。教師的師德問題是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因此,針對幼兒教師,在職的道德教育不可少。學前教育的發展是綜合的,國家對其投入力度特別大,但目前學前教育的發展并不均衡,尤其是在師資方面,因此,呼吁社會重視學前教育。
第四軍醫大學幼兒園園長繆珺說,現在幼兒教師的培訓一般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是園本培訓;其次是老師自身學歷的提高;再次是幼兒園本身或者政府對其組織的培訓。對于教師本身而言,不管是自身技能的提升還是參加的培訓,理論性都相對多一些,而園本培訓則更強調的是實踐層面的方法,指導的策略,因此,現在幼兒教師的培養比較強調的是園本培訓。
創新幼兒教育課程 關注孩子個性發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現階段學前教育的發展,和前幾年的傳統幼兒教育已有了實質性的變化,更注重孩子個性的發展。“在幼兒課程設置方面,很多幼兒園都是大同小異的,即大體都有一個最核心的,最基本的五大領域教學,而這些則是一些全面的基礎性的東西。針對孩子個性不同,智能發展的優勢及幼兒園自身所具有的一些資源,每個幼兒園都有所側重。此外,每個幼兒園幾乎都有自己的特色課程,如健康教育,環保教育,自我能力培養教育及科技與藝術方面的特色教育等,這些都可以很好的銜接幼兒園自身的優質資源,使其形成一個初步的園本課程體系。”繆珺說。
對此,邱園長表示,對于學前教育而言,老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對孩子進行多方面的教育。如西北大學幼兒園對孩子實行的就是小組化教育,關注孩子個性更多一些。而教育部頒布的《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提到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讓老師在教學中對其進行參與式的培訓,讓孩子進行參與式學習。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創造性,開放性地提問,而不是用固有的答案去限制他們的思想,要讓孩子敢想敢說。要培養他們的興趣,只有孩子有了興趣,才能不斷投入,對問題的思考才具有創新性,要讓孩子多去聽,多去想,多去體會。
現階段,學前教育的發展還不能完全將重點放在孩子的個性發展上,類似于創造性、開放性的教學還不能完全落到實處,但可喜的是,我們已經看到學前教育發展所取得的成就,相信不久的將來,學前教育定會迎來另一番曙光。(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