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節更替,乙型腦炎處于多發期,成為威脅人群特別是兒童健康的主要傳染病之一。近日,四川省醫院接收了一名來自南充的10歲男童,經初步診斷,男童因蚊蟲叮咬傳播得了乙型腦炎。省醫院兒科 “住院總”唐彬秩介紹,夏末秋初仍為乙腦高發季,四川省醫院今年已經收到近10例患者。
半夜上廁所突然昏倒不醒
9月9日凌晨,家住南充的10歲少年小迪(化名),半夜起床上廁所突然昏倒。隨后,其家人連夜將其送往省醫院進行救治。醫生在其身上發現了大量的蚊蟲叮咬痕跡,經醫生初步診斷,懷疑小迪被蚊子叮咬引發了乙型腦炎感染。
疑感染乙腦可能有后遺癥
直到12日下午,小迪仍然昏迷不醒,一直沒有恢復意識。“懷疑因蚊子叮咬感染發病,不排除會因此留下后遺癥。”省醫院兒科“住院總”唐彬秩介紹,截止12日下午,小迪仍未脫離危險。
唐彬秩告訴記者,按照時間來看,夏末秋初仍然是乙腦的高發期,如果遭遇帶病毒的蚊子叮咬,成年人一般為隱性感染,不會出現明顯病癥,而低齡兒童發病一般較急較重,死亡率較高,即使幸免,也有可能會留下后遺癥。
秋季防蚊蟲家中積水要清除
唐彬秩介紹,乙型腦炎在2—6歲組的低齡兒童群體中的發病率最高,患上乙腦后,嚴重者會導致體溫迅速上升,甚至高燒,并伴有反復抽搐癥狀,一到兩天內出現深度昏迷,如果搶救不及時,會因呼吸衰竭致死。
乙型腦炎的發病不僅與季節性帶毒蚊蟲叮咬有關,與家中的水源清潔程度也有直接關系。
唐彬秩介紹,預防乙型腦炎,要重視家庭環境清潔工作,不僅平時要及時清理花盆、臉盆及陽臺上的積水,不給蚊子滋生繁衍創造條件,還要注意房內的清潔,如馬桶清潔,做飯后殘留的菜葉和其它異物,盡量不給蚊子及其它病毒滋生的機會。
唐彬秩提醒,家中如有發現孩子出現高燒發熱并且昏迷的情況,父母們要保持冷靜,并及時將孩子送醫,不能“想當然”地用藥。
省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生何迅還提醒,嬰幼兒是夏秋季節蟲咬皮炎的易發人群,父母們也要注意采取防護措施,“如果孩子出現皮膚破損和感染的情況,不宜進行藥物涂擦或者反復使用。”
乙型腦炎
簡稱乙腦,即流行性乙型腦炎,為一種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為主的蟲媒傳播傳染病。
流行季節 發病對象
每年7-9月 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
傳播途徑
主要是通過攜帶乙腦病毒的蚊子叮咬傳播
主要癥狀
高熱、劇烈頭痛、驚厥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癥狀
可能后果
嚴重者可呼吸衰竭死亡或留下神經系統后遺癥。
■專家提醒
在乙腦流行季出現持續高熱、頭痛、抽搐等類似癥狀時,應立即送醫就診,及早明確診斷。(四川在線 記者 雷茲 實習生 吳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