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款以變形金剛為主角的天大畢業季海報在網上走紅,這款變形金剛全身各個關鍵部件全是由天津大學校內的標志性建筑所構成,許多人更是借圖比眼力,在機器人身上尋找熟悉的校園建筑,如此極富想象力的作品,引來一片喝彩聲。
7月6日,記者聯系到天大版變形金剛的創作者,該校軟件學院動畫專業大三學生李陶然,已經放假在家的他也沒想到自己的作品能受到這么多人的歡迎。“里面藏了大約10來種校園建筑。”李陶然給記者講解道,這款變形金剛以“擎天柱”的形象為模板,基本是由天大校內的建筑元素所構成。記者看到,天大版變形金剛的右臂是該校26教學樓,肩頭處突出了26樓上的鐘樓;左臂則是該校25教學樓,這棟樓本身的設計就有很多玻璃的元素,成為變形金剛的左臂后非常帥氣,左臂上還有該校科學圖書館前的雕塑作為裝飾,好像是變形金剛的最新“武器”。
而盾牌形狀的天津大學校徽本身就有機械的感覺,也被李陶然應用到變形金剛中成為胸前的護甲和右手所持的盾牌。變形金剛的胸前,“北洋”的字樣和校徽被進行了藝術化的處理,“1895”的天大建校年份則是這款機器人的代號。而機器人的臉部和肩膀則是以天大第9教學樓為元素進行了藝術夸張。9樓是本市歷史風貌保護建筑,具有中式特色的飛檐,這些飛檐也出現在機器人的肩膀上,機器人臉后則有一個9樓頂的大五角星。這款變形金剛可以說是既古典又時髦。
而腿部的設計則更是暗藏玄機,李陶然考慮到機器人會有變形的感覺,有些校內建筑只采用了某一部分擔當機器人身上的關節。該校北洋廣場上的“夢想成真”石變形成了右腿膝蓋處的“炮筒”,小腿處用馮驥才研究院前的“北洋書院”石碑串聯,右腳則是該校新體育館。左腿則以該校建筑學院的羅馬柱頭為膝蓋,小腿是該校著名的北洋亭。機器人的左腳踩著一塊巨石,上面寫著“命運”的英文單詞,這也是李陶然的創作主題,一款天大變身成的機器人,擔負著“知識改變命運”的使命。
其實早在大一專業課上,老師要求同學們以天大為主題進行創作時,從小喜歡機器人的李陶然就有了這個念頭,但怎樣把天大和機器人聯系在一起?近日,李陶然的朋友邀約他為校內雜志創作畢業季海報,這個念頭再次浮上心頭,“就用天大的建筑聯系在一起,用建筑元素組合在一起。”整個繪圖過程,李陶然用了整整一個星期,天大版機器人出爐后他覺得這些辛苦都不算什么。
自小喜歡畫畫的李陶然如今在校園內也小有名氣,很多人邀請他來做設計。前不久的天大海棠季T恤衫上的圖案也是出自他手,李陶然用海棠花將校園串聯在一起。不同于很多藝術青年的形象,李陶然是個標準的肌肉男,老師也說他除了熱愛設計動畫,還是個健身達人,1米83的個子,85公斤。李陶然告訴記者,健身一方面是緩解創造的壓力,而且也能從人體結構的美感中獲得更多創作靈感。(每日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