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王榮金 雷冠鋒)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輩子為人民群眾做奉獻,一輩子甘做人民孺子牛,一輩子當先進。在山陽縣就有這樣一個人,他就是西關社區支部書記趙新彥。
1974年元月,17歲的趙新彥讀完高中后回到西關村,經過十多年的奮斗,先后從村建筑公司的伙食管理員成長為施工技術員、隊長、經理、村委會副主任。多年的生產勞動實踐讓大伙真正看到了趙新彥為人正直,大公無私的優秀品格。1991年元月,組織接收他為共產黨員,1993年又任命他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村主任。1999年3月以來,先后任西關村黨支部書記、西關社區黨支部書記。先后26次被省、市、縣委授予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黨員致富帶頭人、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光榮稱號,連續當選兩屆山陽縣黨代表和商洛市黨代表。
趙新彥是個踏實干事的人,對于大伙交給他的集體的事更是全身心投入埋頭苦干。1984年,西關村集體經濟處于癱瘓邊緣。這個時候,大伙推選他擔任村委會副主任,主抓集體企業。那時,集體賬面上只有16元現金,還欠了信用社4萬元貸款,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00元。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車站對面建鎮西飯店。2007年,他通過帶領班子成員外地考察調研,解放思想,決定將原西關停車場舊址進行開發,建成了一個12000平方米的綜合商廈。2008年,村里又集資860萬元修建物流中心等五個配套項目,不僅讓村集體年純收入105萬元,而且安排190多居民就業。2011年元月,投資800多萬元,修建物流中心展銷樓,將大樓的一、二樓和地下室作為集體商業出租,其余六層全部用于安置居民的住宅。2001年,在豐陽塔下修建社區服務中心,安裝健身器材,籃球架、乒乓球案,這項工程不僅可解決30名群眾季節性就業問題,還解決了城區干部群眾紅白喜事無處過的問題。2011年社區集體年純收入420萬元,集體經濟積累達到8500萬元。
不久前,趙新彥按照計生部門安排,到一年屆60歲的雙女戶家里核實情況,幫忙填報辦理保險手續。為了趕在下班前將報表送到計生局,他急忙忙到街道擋出租,可是,不注意被從側面駛來的一輛施工車推出老遠,一下摔得雙手和胳膊鮮血直流。旁邊的人扶起他勸他趕快到醫院包扎,可他搽搽傷口的鮮血,說聲沒事就急急忙忙打車去了計生局。社區小陳由于家務瑣事和丈夫發生矛盾,導致打架后離家出走。一日,小陳找到趙支書說她家里日子過不成,要求辦理離婚手續。趙新彥多次雙方做工作,苦口婆心的勸說調解,使一對感情有了裂縫的夫妻重歸于好。這看似化解一個家庭的小矛盾,其實是在維護整個社區和諧穩定。
如今,在西關社區,每年都要拿出100多萬元資金,為居民發放福利補貼、春節補助,還給6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300元生活補貼,給離任的村干部發260元生活補貼;每年集中為全體居民繳納合療資金;居民病故,村里統一發放1500元的安葬費用,對于困難戶還另外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