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國優秀教師”楊玉良
文/圖 方方

“作為一名商洛人,能回報母校,能為家鄉多培養一些優秀人才是我的夢想與責任。”50歲的楊玉良,現任商洛中學教研副主任,他28年如一日,用智慧點化英才,在教壇埋頭苦干、辛勤耕耘,受到學校師生的廣泛好評。
楊玉良是土生土長的商州人,他的中學時代就是在商洛中學度過的。1987年楊玉良被商中保送至漢中師范學院物理系,1991畢業后被分配至商中任教至今。自1991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堅守教學一線,一直從事物理教學和教研工作。提起28年的教書生涯,楊玉良表示,和學生在一起,總覺得自己很年輕,每天過得很充實,能得到學生的信賴和尊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學生眼里,楊玉良是一位神奇的物理老師,他重視思維訓練,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他幽默風趣,能將枯燥的公式講出做人的道理和風采,讓學生學得津津有味。
“第一次上物理課,楊老師要求每人準備一個筆記本、一個改錯本、一支紅筆。我認為他的要求太古板,就沒當回事,結果我的考試成績慘不忍睹。”學生張志越沮喪地說。為了給學生鼓勵楊玉良語重心長地對張志越說:“越簡單的東西越重要,越容易被忽略和遺忘,只有手腦并用才能留下深刻印象。”張志越聽了受益匪淺,從此養成了認真記筆記和及時糾錯的好習慣,物理成績明顯提升。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楊玉良把閱讀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學生最核心的競爭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成績,楊玉良積極組織“科技活動周”和物理趣味實驗展示演出等興趣活動,經常開展“高分俱樂部”“頭腦風暴”、物理學法指導和高考物理復習指導等輔導講座。他經常對學生講:“要學會將文字轉化為圖像,從圖像中看到物理現象的發生發展過程。一拿到題就在旁邊寫一堆公式的人永遠學不好物理,聰明的做法都是先分析題再畫圖的。”他上課時,不僅講課本知識,更注重拓展延伸,滲透物理思想方法,物理模型的構建,以及如何審題,如何挖掘題目更深的含義。楊玉良勤于鉆研,喜歡探索,能及時將工作中的經驗體會和獨到見解進行歸納總結,整理成文,與師生分享、交流。
“我們都喜歡上楊老師的課,因為他還將知識與做人道理融會貫通。”學生們說,楊老師會將物理課變成了啟迪人生的殿堂。楊玉良認為,通過教書塑造學生的良好人品,只有把教書與育人結合起來,才是物理教學真正的成功。楊玉良常對學生講:“考物理就是在考人品。高中物理最核心的3個知識點是受力分析、運動過程示意圖和電路分析,比如說受力分析,多一個力、少一個力都不行。只要心中有模型,手中有方法,想做錯都挺難!考物理其實就是在考做人實在不實在,考人品。”他富有哲理的話語讓學生聽了受益匪淺。因為他的課堂教學高效到位,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和顯著的教學成績。不僅單科成績在學校和全市遙遙領先,在他的精心輔導下,先后有30多名學生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獲陜西賽區二、三等獎。1997年楊玉良榮獲商洛市“教學能手”稱號,1999年獲陜西省第三屆中學物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二等獎,2006年被評為商洛市“教學名師”,2016年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由他編寫的《走進物理世界》作為新課程校本選修課程進入課堂。主持陜西省2011年立項課題《高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和培養研究》獲陜西省優秀課題三等獎,《國家課程校本化研究與實踐成果報告》獲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年9月,《貧困山區普通高中國家課程校本化探索與實踐》獲首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7年《一種動靜摩擦系數測定及摩擦力探究裝置》成果獲得國家實用專利授權證書。因為在教研教改方面表現突出,2008年,他被評為全市課改工作先進個人;2013年11月,被評為全省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先進個人,連續7年參與全市教學質量檢測物理學科命題工作。
從1991年到2008年,楊玉良當了17年班主任。他認真負責、耐心細致,對學生一視同仁,既注重全面發展,又能正視個性差異,尊重學生個體感受,特別重視中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他經常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時事和形勢教育,鼓勵學生踴躍參加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爭當“生活家”,不斷增強綜合感知能力和家庭、社會責任感。作為年級黨支部書記,他還經常資助貧困學生,與學生促膝談心,幫助學生及時化解心理矛盾。近年來,他為貧困學生捐贈物資,組織年級教師黨員和貧困生結對子,幫扶資助貧困學生80多人次。2010年和2013年,組織高三年級黨員結對幫扶的62名貧困學生,高考全部上了二本線。組織師生給身患重病的2013屆學生李星輝捐款,幫其渡過難關。“扎根深山育英才,欲栽大木柱長天。”楊玉良老師常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近年來學校一些優秀教師紛紛去西安名校任教,面對高工資的誘惑,楊玉良不為所動,從沒有動過離開的心思。
“咱們商洛是貧困山區,人才少,作為商洛人,我更應該為家鄉作出貢獻。”28年來,楊玉良以德育人,甘為人梯,教育學生知天下而自己不求天下知,用真情、汗水和智慧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