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環境不健康,于是不少家長取自力更生,奮發圖強之道,試圖以種種自制良方,殺出一條血路以求孩子得到好學校的青睞。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武漢官方的“小升初”統一招生考試已經被取消12年,以給孩子“減負”的名義。12年后,一場由當地家長發起的民間“小升初”聯考卻悄然冒了出來。新聞中家長信誓旦旦地說道,“公開場合,學校肯定說不參考這次成績,但真正招生選拔的時候,十有八九是有用的”。
之所以有家長自發辦考試,還是想制造一個相對公平的標準,試圖以孩子的成績作為搶奪優質教育資源的“利器”。但是,如今優質教育資源短缺,國家也并沒有出臺更合理的小升初招生制度,“拼爹”現象看來一時半會兒杜絕不了。在這種前提下,一個沒有合法性的所謂聯考,是不是真能讓那樣“認爹”的學校睜開雙眼認成績,實在是不好說、說不好。
目前,針對小學升初中這道難關,“群杯亂舞”現象的終結本來是一個進步,現在又冒出這種完全不靠譜的考試,其實是家長們焦慮情緒所致,不客氣地說,應該被稱作“失心瘋”。非權貴家庭的孩子沒法上好學校,根源并不在于有沒有一場能夠被樹立為標準的考試。就算有了權威的考試,那些不凡的爹們一出手,富二代官二代照樣能占據優質教育資源。高考是不是目前相對公平的考試?就這樣不也一樣有走后門甚至冒名頂替的現象存在?
教育病了,該吃藥的首先是制度,是教育主管部門,是掌握資源的那些校長、權貴們。憑什么教育該吃的苦藥生生給十來歲的孩子們灌下?沒完沒了的學習、考試,孩子們的成長都扭曲了,這比上不成一個好學校要可怕得多。真心希望那些組織聯考的家長們清醒一些,千萬別把自家孩子打造成考試機器,若真那樣,再服多少良藥,孩子的健康人生也是換不回來了。 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