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軒在現場
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
一周前,本報聯合手機騰訊網展開的少兒閱讀習慣調查結果顯示,有60%以上的少兒喜歡閱讀中國作家的作品。然而在業內,有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兒童文學作品遠遠比不上國外,這從形形色色的推薦榜單和多數家長的選擇中可以窺見。
16日下午,正在參加廣州南國書香節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接受羊城晚報獨家專訪時表示,說中國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如國外,與事實完全不符。而事實是,無論是從銷售量、整體好壞、文學水平上來說,中國兒童文學的最高水平就是世界兒童文學的最高水平。
中國家長愛買外國名著
一年一度的南國書香節每年都能吸引全廣州多數愛讀書的孩子。今年,在南國書香節新開設的少兒館中,隨處可以看到年齡不等的孩子,或蹲或坐或趴,捧著一本本書在攤位前看得入迷。
記者現場詢問了多位小讀者和家長。不少小讀者表示,他們更喜歡讀國產小說故事或科普讀本。而家長們,則更多會給孩子選擇國外名著經典。
還在讀小學三年級的10歲小姑娘黃詩慧告訴說,她更喜歡中國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的小說,但爸爸媽媽卻更喜歡給她買安徒生的童話。
“我家里有全套安徒生的書,好多本,我的哥哥、姐姐和我都有。”黃詩慧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其實我更想買這本書。”她手里來回翻著楊紅櫻的一本插圖本小說,厚厚的一本她并不能全部看懂,更多時候要靠看插圖來理解,但她還是愛不釋手。
少兒館里,市民黃小姐帶著5歲的女兒,挑了五六本外國名著的少兒版。這些書里,有《魯濱遜漂流記》,有《格列佛游記》等等,卻沒有一本中國著作。
中國小孩更愛國內作品
16日下午,當作家曹文軒出現在書香節現場,為其新作《曹文軒小說集》簽售時,有許多小讀者排隊等候。但這種熱度還是不及某些暢銷書作家。
曹文軒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談到,中國的兒童文學作品其實有相當高的水準,而十幾年來,人們一直把眼光放在海外,用一種不公平的眼光去比對評判,卻很少正眼看看自身的好。
“有些專家學者根本沒經過調查,憑主觀武斷就覺得孩子更喜歡看外國作家的作品。事實絕對不是這樣,中國小孩絕對更喜歡看的是國內作品。在中國,中國童書的銷量一定遠遠大于外國作品。”他說。
至于誰更好,他認為,長久以來,許多人沒有公正地比對。“我們不能把全世界那么多國家的優秀文學作品放在一張桌子上,再跟我們一個國家的比,這是不科學的。”
而從文學水平上來說,中國的兒童文學也并不輸國外。“我可以肯定地講,中國兒童文學最高端的水平就是世界兒童文學最高端的水平。就像中國的成人文學的高端水平就是世界文學最高端的水平一樣。”曹文軒說。
中國文學漸得世界關注
讓曹文軒感到遺憾的是,近百年間,很少有人認識到中國的文學,尤其是兒童文學的高端地位,直到2013年,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全中國人都要感謝一個人——莫言。”曹文軒說,“因為他的獲獎,改變了我們對中國文學一直所持有的悲觀主義態度。我們把我們看得太低了,把人家看得太高了。”
這個改變并不足以讓中國的文學完全走向世界。“國外的作品剛一出版,我們就投以無數關注,馬上投放大量的翻譯力量,用最快的速度翻譯、出版。可外國何時有這樣的姿態?現在我們只能把我們的東西端到他們嘴邊,讓他們嘗嘗行不行。”
曹文軒也這樣嘗試過。近兩年,他嘗試著跟國外畫家合作出繪本。他寫好繪本的文字腳本,再到世界其他各國去招募他們一流的畫家來幫忙做插畫。一個意大利的著名畫家看完本子后告訴他:“這個本子特棒,我來畫。”
一個曾經得過安徒生插畫獎的畫家告訴他,這是他近幾年看過的最有品質的本子,他一定要畫。
“就在那一刻,我們就完成了走向世界的任務。”曹文軒告訴記者。而再過一個月,他的童話書也會被翻譯成丹麥文、瑞典文、韓文、葡萄牙文等等,走出國門。
“我們就這樣步步為營,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就是要走到世界最中心的位置,告訴世界,中國的兒童文學就是如此有品質的文學,一點兒也不比你們差。”他說。(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璐瑤 實習生 張瑩 圖/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