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網吧經常容留未成年人上網
沒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上網不用身份證錄入,也不用登記,每小時1.5元,只要給錢便可以開機上網。蘭州工業學院繼續教育中心電教室,變成了名副其實黑網吧,學院對面蘭州市第九中學部分未成年學生常常上網,工作人員不聞不問。6月18日,這是記者在蘭州工業學院校園內調查得知,目前,七里河區文化稽查大隊已介入調查。
投訴
電教室常常留未成年人
張女士家住在龔家灣一帶,兒子今年14歲,在蘭州市第九中學上學,而學校對面正好是蘭州工業學院。她最近發現兒子常?;丶液苓t,學習下滑,還經常注意力不集中。她從學校老師處得知,孩子心思沒有放到學習上。望子成龍的張女士不得不放下工作,每天觀察孩子的動向。直到有一天,她才發現,孩子經常跑到對面學院實驗樓6樓上網,并且在網吧玩的是大游戲。學校有部分同學都去對面上網玩耍。網吧不用身份證登記,也不問年齡大小,每小時1.5元也很便宜,只要掏錢,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此時,張女士才明白了,原來兒子學習成績下滑的原因是迷戀上了網游。經耐心勸說,兒子總算減少了上網次數。張女士曾找過該網吧,希望不要讓未成年人上網了,可工作人員仍是我行我素,并沒有起到啥作用。張女士認為,校園電教室怎么就變成了黑網吧,容留未成年人上網,給孩子帶來多大危害,這種事怎么能在高校出現,難道相關監管部門就不管?
目擊
3名高中生玩游戲
上午10時左右,記者以學生身份走進校園,詢問迎面走過來的一位女同學:“你們學校實驗樓有網吧嗎?聽說不要身份證能上網?”女同學說:“有啊,就在前面實驗樓六樓?!庇谑怯浾邅淼搅鶚牵@層樓上,有學校領導辦公室,兩個實驗機房,其中二號機房門口寫有“蘭州工業學院繼續教育中心遠程教育課件點播機房”字樣。
屋內擺了上百臺電腦,窗簾緊閉,墻后面掛著四幅機房管理須知,里面大約有十多名年紀較小的青年,戴著耳機、全神貫注地玩著電腦網絡游戲,還有一些目不轉睛地盯著視頻。“老板,上網?!庇浾哒驹陂T口收銀處說。
網管問:“幾小時?”
“一個小時就夠了,我今天沒帶身份證,可以嗎?”女網管抬頭說:“沒事?!?/p>
記者又問道:“幾塊錢一小時?”
“一塊五?!迸W管回答。當記者剛坐下,又來了兩位男孩,其中一位大概十三四歲,他們進來交了錢,坐在記者后面一排開始打游戲。不一會兒,又來了3名年齡約十五六歲女孩,交流得知,3名女孩是九中高一學生,由于這幾天中考占用教室,他們便來這里上網打游戲或聊天。
老師
今后會加強管理
大約一小時后,記者亮明身份,要求看網吧的《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女網管回答,這是學院的電教室,主要針對校園內學生,所以價格低。她也是學生,在這里打工,老板是一名姓姚的學生,也是承包人。
當記者問:“既然是針對校園學生,那為啥還有高中生,你們是怎么區別的?”女網管說:“按理是要登記學生證的,但沒有這樣做,只是從外貌體征看看年齡,如果年齡太小,一般不讓上網?!边^了一會兒,一名姓姚的負責人趕到現場,小姚否定了自己是承包人的身份,說他是大三學生,只是替學院負責管理,而對有沒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也未給出明確答復。
就在記者采訪時,3名高中生仍在上網玩游戲,在記者的提醒下,負責人才將高中生勸離,并退還了全部上網費用。小姚告訴記者,電教室屬于學院繼續教育中心,這個機房共有100多臺電腦,還有一個機房有50多臺電腦,全部對校內學生開放。具體負責的是一名李老師。李老師在電話中說,出現這樣的事件只是個例,今后會加強管理。
隨后,記者將此情況向七里河區文化稽查隊進行了反映,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接到蘭州工業學院網吧舉報,這種校園電教室變網吧事件,都沒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會盡快派人進入校園調查。(首席記者 孫建榮 實習生 武雪琴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