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身帶自制炸藥、手槍和汽油的農民張澤清闖進秦開美的課堂,將她和52名學生劫持。秦開美與其周旋,主動擔當人質,說服張澤清讓所有學生安全撤離,事后被網友稱為“最美女教師”。然而,業務出眾的秦開美,身份一直是代課教師。在其職業生涯26年里,秦開美錯過了兩次轉正,一次是年齡太小,一次因年齡太大。除此之外,她還被學校清退過兩次。(6月17日《新京報》)
在其“代課老師”身份沒曝光之前,所有的劇情都是向著一部非常主流的英雄劇而去的,只是,無論是先前的報道者,還是現在的諸多看客,都“只猜到了開頭,而沒有猜到結尾”。因為當其“代課老師”的身份被曝光,這部影視劇的劇情發生了非常大的偏轉,在瞬間變成了無比現實的悲情劇。
2013年7月1日,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在法律意義上,我國已無臨時工、正式工的區分。并且在待遇上,臨時工也好,正式工也罷,都應該是一視同仁。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編制,即便沒有編制,也應該和體制內的同事“同工同酬”,即便沒有“同工同酬”,也應該給予一定的補貼。可是,直到去年,秦開美的工資僅僅才1400元。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這樣優秀、本分的老師,竟然兩次因條件不符而錯過轉正。還有更悲催的,秦開美老師還有兩次被辭退的經歷。現在,當地相關部門似乎醒悟了。當地政府相關人士透露,“目前秦開美的轉正問題正在討論,已經提上了日程。”
值得玩味和思考的問題是,一個在講臺上奉獻了26年的老師,需要通過英雄主義的事跡來完成轉正,正常與否?或者要問,秦開美做出英雄式的舉動是職業道德和職業責任的體現,這無可厚非,但對于這樣一位好人的待遇卻無法讓人感受到應有的溫暖,問題出在哪里?
(王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