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行政中心的北移,讓人們的目光都聚焦在北城,而相對教育資源薄弱的未央便成為關注的焦點。2012年2月底,新任局長劉秋峰到任,頂著各方壓力和打造未央名牌教育新名片的重擔,開始了他的革新之變……
在市教育局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劉局長為核心的未央教育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通過深入開展“三問三解”、“三名工程”以及“基礎教育標準化建設”等工作,努力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半年來,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同時針對由于歷史遺留原因而產生的長期以來區域之間生源變化較大,校際之間教師調配難度較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大而產生的改造區域適齡兒童人數急劇變化,入學安排難度加大,以及人口密集地區學校新生入學壓力較大等問題。劉局長到任后制定了有效的措施,這些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人本之變
開展活動提高教師團隊素質
據了解,未央區教育系統深入開展“三訪三解三促”活動,根據區“三問三解”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班子成員包抓聯系點、機關干部包抓學校、學校領導包抓年級組,著力轉變工作作風,為學校和困難教職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確保了活動扎實有效開展。上半年,機關干部包校63所,下校150余次,看望慰問困難師生40余人,推進了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精神文明“創佳評差”工作,組織學習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和《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開展了“學雷鋒”、慶“六一”等一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和“未央雷鋒小標兵”評選活動。
同時,未央區深入推進“名校、名校長、名師”三名工程,在全區教育系統開展名校及百名優秀工作者評選活動,舉辦未央區校(園)長管理經驗論壇和“名師、優秀教師、教壇新秀”賽教活動,加強教育骨干隊伍培訓。組織全區中小學教師開展“師德建設年”活動和“走進家庭攜手育人”家訪活動,不斷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基礎之變
加強教育標準化建設推進教育全面發展
基礎教育標準化建設工作是未央區教育局又一重要舉措。2012年上半年,初步完成文景學校(市16中學)等5所中小學的新建、改建項目,總建筑面積137620平方米,新建操場5個,面積8212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47235萬元(不含土地費用)。截止6月30日,完成投資4264萬元,占年計劃1.5億元的29%。學前教育建設項目全面啟動,目前已建成2所街道幼兒園,其余街道正在協調接收轄區小區配套幼兒園。為實現“雙高雙普”達標,對未央區28所學校的操場進行硬化改造,改造操場10.3萬平方米,計劃投資3100余萬元。另外,投入1000余萬元,為48所學校配備新課桌椅15477套,為6所學校配備班班通161臺,為2所學校開設校園電視臺,配備辦公電腦207臺,為6所學校安裝校園視頻監控,為2所學校安裝取暖空調187臺。內涵之變
抓德育提素質樹典范
未央區教育局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積極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體育、藝術2+1項目”試驗工作。廣泛開展“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陽光體育運動,組織承辦了“西安市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現場會和未央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手段,積極落實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不斷提高全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全方位推進學校體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豐富開展藝術教育活動,組織編排了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開幕式展示活動單位的參演節目,開展“陽光下成長”未央區中小學生藝術展演,舉辦桃李之春、之夏素質教育活動,召開方新小學慶“六一”師生素質教育成果展示等,豐富學生的文化活動,有效提高了素質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