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派調侃情侶成內容
進入大學,男生,女生,成為大家關注的另一個重點。然而,不同院校間的巨大男女比例差距,也讓很多家長咂舌。連清華大學也被稱為“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院”,號稱男女比例3:1。記者發現,不少民間版的學校招生宣言也以此調侃。
浙江大學就號稱“學校有情人坡、校友林等地供情侶培養感情,學長殷勤厚實,學姐內斂文藝”,以吸引學子報考。
生活派空調水電是首要
環境,也是很多大學重點宣傳的內容之一。學生們要生活在校園中,學校的各類生活設施,成為家長和考生關心的內容。現在的學生,幾乎離不開網絡,高校學子們也勇于告訴師弟師妹們實際情況。
南京大學聲稱自己“不斷電,不斷網,不查房,有空調”,北師大則表示“宿舍水電通,冬天很涼快。著裝很自由,拖鞋隨便踩。地處三環內,二環停車快。高額獎學金,要報請趕快”。
食堂招牌菜勾引你的胃
在《舌尖上的中國》這一美食紀錄片播出后,“舌尖體”迅速走紅。學生對一所學校的了解,有時候就是從吃最先開始的。北大、清華、人大的學生們也相繼在網上推出他們的紀錄片腳本。不少學校的官方微博也趁機推出本校的舌尖體,希望用美食創造出唇齒間的口碑。 北大:構思拍《舌尖上的北大》
在《舌尖上的北大》,網友這樣寫道:第一集《元培食單》:介紹從蔡元培一直到周其鳳等歷任校長對伙食的重視及伙食與美育的關系等;第二集訪談伙食處崔主任,講述崔主任在罵聲中堅持辦伙食的心路歷程;第三集講述《宿舍的秘密》:介紹同學們在宿舍利用電熱杯、電飯煲做菜并把菜譜發到網上的故事……
雖然調侃居多,但北大學子們還是介紹了西門雞翅、華美烤魚、博實包子等北大傳說中的四大美食,讓很多學生口水直流。
清華:愛思想更愛銷魂美食
“清華的早晨是忙碌的,無心顧及什么美味,往往見到人少的隊伍便排在后面。一碗方便面或許是最快捷的,廚師顧慮到了方便面的營養偏少,便在燒面的時候,加入了青菜,點上一個剝好的雞蛋。不下五分鐘便吃完了……”
在清華大學微博協會最近發布的微博中,這條名為“舌尖上的清華”的微博賺足了眼球。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也奉獻了半官方版的清華美食指南:“一元五兩個好吃到流淚的桃李煎蛋、不搶吃不上的紫荊熱干面、大牌口味親民價格的學七麻辣香鍋、絕對銷魂的十四食堂水煮肉片……愛思想,也愛美食。”
人大:美食雖好但價格不菲
雖然有著名的人大留學生食堂的北菇滑雞煲仔飯和罐香雞套餐,但人大食堂不菲的價格造就了辛辣文風《舌尖上的人大》:“這個僅900余畝的土地上,擁有著高校里最富戲劇性的美食價格。六塊錢一杯的奶茶,七塊錢一份的泡面,十五塊錢一碗的羊肉燴面,十八塊錢一斤的餃子。這種價格跨度讓人大人走出校園后迅速融入了社會。穿越人大,本集將展現美味背后人大人為何稱母校為‘吃不起大學’的故事。”
其他學校也不甘示弱。“廣院水煮魚”、“國交烤鴨”,中國傳媒大學(微博招生辦)也推出了自己的主打美食;華中科技大學更是自信滿滿:“百味二樓的辣炒年糕,集賢樓的日本豆腐,喻園餐廳的梅菜扣肉,比美食,華科食堂不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拼遍天下無敵手好嗎?”
專家看法
高校更親民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