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這個10年前由北京師范大學學生首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節”,于2004年由團中央和教育部確定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
據北京市衛生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地區大學生抑郁癥患病率達23.66%,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另據對北京16所大學的調查,因精神疾病休學、退學的人數分別占總因病休學、退學人數的37.9%和64.4%,精神疾病在不少高校中已成為大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專家分析指出,從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特點看,首先是就業引發的心理問題增多,其次是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和社交不適,第三是戀愛和性問題。其常見的表現則主要有強迫癥狀、抑郁、人際關系敏感、敵對和焦慮等。
在“5·25”即將到來之際,本版刊登來自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心理咨詢室的故事和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聶振偉老師的咨詢師手記,以期透過一個個“緊急攔截”、“高樓救人”的危機干預案例,以及心理咨詢師為學生解開“心結”的聆聽姿態,喚起人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層次的思考。正如一位專家所說,心理素質教育比心理危機干預意義更大。教育者需要思考的是,在這方面,我們做了多少,還有多遠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