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兩年半的中職學校專業目錄修訂工作近日結束。教育部5月12日公布了《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修訂)》(以下簡稱新《目錄》),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在新《目錄》中,“核技術應用”、“公安保衛”等一些傳統的中職專業消失了,同時出現了“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寵物養護與經營”、 “動車組司機”、“咖啡師”、 “彩鈴編輯”、“房地產經紀協理”等時髦新專業,這些新專業無一例外,都與時下新興產業緊密銜接。與原《目錄》對比后發現,新《目錄》的專業類從原來的13個增加到19個,專業數從270個增加到321個,新增專業85個,刪除專業22個。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是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進行宏觀管理的基礎指導性文件,是中等職業學校設置與調整專業、實施人才培養、組織招生、指導就業,以及行政管理部門規劃專業布局、進行教育統計和人才預測等工作的主要依據,也是學生選擇就讀專業、社會用人單位選用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重要參考。教育部有關部門表示,今后教育部將每三年對中職專業目錄進行一次修訂。
可問題是,這次位列目錄中的專業,要是下次目錄修訂取消了,這個專業的命運就懸了 雖然教育部說,目錄修訂后,原專業還可延續以前的名稱,可是由于目錄具有重要的“社會用人單位選用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重要參考”的作用,要是用人單位不承認目錄之外專業,那學校和學生不就自認倒霉?
教育部門和勞動部門確實具有為學校辦學提供信息服務的作用,但是采取制訂具有很強強制性的專業目錄的方式卻值得商榷。按理,學校開辦怎樣的專業、采取怎樣的培養模式,應屬于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范疇。而且,以職業和就業為導向,是中職辦學的基本特點。要讓這一特點得到體現,必須讓中職有靈活的辦學自主空間。只有學校有辦學自主權,才能靈活地根據社會需求,調整專業設置以及每個專業招生的規模。而教育行政部門的專業目錄,顯然制約了學校的這種辦學自主權,學校必須舉辦目錄內的專業,卻不能自主舉辦目錄外的專業。
對于這次目錄新增的時髦專業,筆者擔憂的是,各地政府在規劃中職、各中職在規劃本校專業發展時,也跟風趕時髦,一時之間,很多中職 有可能包括中西部不發達地區的中職 都出現“咖啡師”、 “寵物養護與經營”等新興專業,那這些專業的學生有可能很快難以找到工作。而由于他們所學內容專業性、職業性很強,就會出現明顯的教育浪費。
國家教改規劃綱要指出,各級政府要切實履行統籌規劃、政策引導、監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務的職責,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維護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改變直接管理學校的單一方式,綜合應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目前看來,政府部門還沿襲傳統的行政方式和行政思維,特別喜歡行政措施、政策指導,而不太善于使用其他管理學校的方式。所以,推行教改,最重要的就是改革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維,不然,教育新政也不過是新瓶裝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