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間,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日趨多樣化。“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蠟炬成灰淚始干”等以往贊頌教師奉獻精神的價值取向,悄然地發生了新的變化,教師的奉獻精神有了新的特點。師德建設必須充分考慮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及教師職業的演進。
目前出現的某些“師德困境”,正是舊有的師德規范與時代和社會不相適應的必然反映。這就要求我們調整“焦距”,更新觀念,對以往師德建設中的問題進行冷靜思考。顯然,只有真正合乎時代精神,充分體現職業特點,尊重道德建設規律的師德規范,才有可能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同,才能切實起到它應起的作用。這次重新修訂的《規范》,更加注重從教師職業特點和教師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強調職業精神,尊重道德屬性,既看到教師職業神圣性的一面,也考慮到其作為一種社會職業的平凡性;承認教師的職業境界是有層次性的,既有適度超前的高度上的要求,又明確了不許超越的行為底線。相信這樣的《規范》一定會有效地促進社會轉型期教師職業道德的整體提升。
開展群眾性師德建設活動,是我國教育系統各級工會服從服務于教育改革發展大局而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多年來,教育系統工會在黨的領導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下,開展了大量生動活潑的群眾性師德建設活動。我會已連續舉辦四屆師德評比表彰活動,在教師中和社會上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今年教師節前夕,我們又表彰了70名來自四川、甘肅、陜西、重慶、云南地震災區的抗震救災師德標兵,廣泛宣傳他們的英雄事跡,進一步弘揚新時期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和無私奉獻精神。
今后一個時期,各級教育系統工會要以學習貫徹新《規范》為契機,發揚優良傳統,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推進師德建設。教育系統工會要廣泛深入地開展學習貫徹新《規范》活動,大力培養和樹立師德先進典型,要堅決維護教職工體面勞動的權益。要關心廣大教師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表達和反映他們的呼聲,為他們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為他們履行職責、教書育人、施展才華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外部條件。同時,要對教育系統工會開展師德建設的情況進行檢查總結。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建立和完善師德建設的規章制度和長效機制,加強對貫徹落實新《規范》情況的檢查,教育系統工會將在適當時候召開師德建設經驗交流會,推動師德建設活動邁上新臺階。
師德建設關乎教書育人的事業,也關乎教師的職業幸福。我們將繼續協助教育行政部門,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構建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作出工會組織應有的貢獻。(作者系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