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難耐,躲在空調房整天吹空調成了不少人的避暑首選。但因室內外溫差大,身體容易感到不適,下面教大家5招,能有效防止空調病。
第1招:分段進出室內外。帶著一身熱氣進入空調房,會使腦血管快速收縮,極易引起頭痛。建議進入空調房后,先待3~5分鐘,然后走出室外,在陰涼處再待幾分鐘,之后再回到室內,這樣反復兩三次,等身體比較能適應室內低溫,就可以留在空調房中了。這種分段進出的方法,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第2招:控制溫差和濕度。控制室內溫度和濕度都很重要。很多人喜歡一進入室內就對著空調猛吹,會導致打噴嚏、感冒等。年紀稍大者,最該擔心關節問題,這部分人身體代謝漸緩,血液循環較差。關節對溫度、濕度的變化很敏感,不利于久坐空調房。建議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要超過5℃,室內濕度控制在60%左右,溫度則在25℃~26℃之間。
第3招:多喝溫水。經常在空調房內,容易流失水分,造成鼻腔和黏膜過干,甚至會引發支氣管炎。需要多補充水分,但不要喝冷水,要喝常溫水或溫水(35℃~40℃)。
第4招:保濕工作不可少。長期吹空調,肌膚容易干皺,影響其光澤和彈性。嚴重的話,皮膚還會發癢、起疹子。除了多補充水分,身體也要經常保濕。熱天容易出油、出汗,建議使用清爽型乳液,避免使用乳霜或油性乳液,以免堵塞毛孔或排不出汗來。除了呵護身體,環境也得保濕。隨時放一杯水在身邊,或適度栽種植物,也能增加室內的濕度。
第5招:給眼睛一點溫暖。眼睛干澀是一種常見的空調病,特別好發于戴隱形眼鏡或有慢性結膜炎的人群。在空調房內,除了應適度用些人工淚液外,不妨拿條溫毛巾敷眼,給眼睛一點溫暖,有助于緩解癥狀,消除疲勞。▲
(摘自6月22日新加坡《早報周刊》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