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將解禁處方藥網上銷售,允許第三方物流配送藥品,非連鎖藥店企業或可網上售藥。網售處方藥似乎迎來了春天。
然而就在上周,來自多省份的數十家連鎖藥店掌門人聯名上書國家食藥監總局和商務部,反對全面放開網售處方藥以及“零門檻”網上售藥。與此同時,網售處方藥還有諸多難題待解。
京華時報記者平亦凡
各方表態
醫藥電商重大利好
長期以來,出于用藥安全的考慮,國家對于互聯網售藥有著十分嚴格的規定,特別是處方藥這類通常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其他潛在影響的藥品。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2007年頒布的《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得采用郵售、互聯網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眾銷售處方藥。換句話說,即使是拿到《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和《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的合法醫藥電商也禁止銷售處方藥。
不過,從去年起,阿里巴巴、騰訊先后跨界布局做藥品電商。今年4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尹力赴粵調研醫藥電商監管與發展,首次探討開放部分處方藥網上銷售和網上醫保消費辦法。而就在一個月后,征求意見稿火速面世還是讓傳統醫藥行業始料未及。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處方藥網上銷售將擴大電商市場容量,目前處方藥占全部醫藥市場約80%左右,醫藥電商有望增加至少1000億市場體量。
“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好消息,政策壁壘正在逐漸打破。”國內最大的醫藥電商、九州通旗下好藥師網上藥店副總經理李彩芬告訴記者。不過,在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秘書長王偉看來,該征求意見稿尚無法律效力,對市場的實際利好有限。
實體藥店上書抵制
就在醫藥電商們奮力布局網上售藥平臺的當口,一封聯名上書信正發往國家食藥監總局和商務部。
參與聯名上書的主要有國藥旗下國大藥房、老百姓大藥房等數十家連鎖藥店,以及中國醫藥商業協會、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等近10家國家、地方級行業協會。“過去網上全面禁銷處方藥,如果政策放開,只開一家單體藥店就能申請網上銷售處方藥牌照,且允許第三方物流配送藥品。這對實體藥店來說是滅頂之災。”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告訴記者。
“處方藥有很強的毒副作用,我國又是抗生素濫用范圍較廣的國家,零門檻放開網售處方藥將使得合理用藥難以保障。”謝子龍表示,網上藥店違法成本很低,加之網上藥店屬地管轄,其業務范圍又可遍布全國,這樣大大加劇了監管難度和監管工作量。如果再降低網上藥店準入要求,會導致網上假劣藥泛濫。
引發連鎖藥店集體上書的動因還在于新政對實體藥店的沖擊。云南一心堂負責人表示,現有政策下,實體藥店必須通過的新版GSP認證要求嚴苛,除了對藥品的儲存、運輸條件有嚴格要求外,實體藥店還必須配備藥學專業人員輔導患者用藥。網售處方藥一旦解禁,寬松的網上藥店要求對實體藥店很不公平,或將帶來線上線下惡性競爭,通過20年才建立起來的遍布城鄉的藥品零售網絡將毀于一旦。
存在問題
假藥會泛濫嗎?
“監管新政全面降低了網上售藥的準入門檻,原來一些違規網店有機會披上合法身份的外衣,而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辨認網站經營是否合法,這樣假劣藥就更具隱蔽性了。”謝子龍表示。
據記者了解,國家食藥監總局早在2013年7月就已經開展“兩打兩建”專項行動,關閉違規售藥網站近千家,但仍有一些網站鋌而走險,網售假劣藥屢禁不止。
配送能靠譜嗎?
根據征求意見稿,網上藥店“可以委托物流配送企業儲存和運輸藥品”。而此前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指出,醫藥電商必須具備GSP認證的藥品配送體系,嚴格來說第三方物流不允許參與藥品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