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川大華西醫院,骨科副主任劉浩教授帶領團隊,成功為一名39歲、飽受頸椎間盤困擾的患者實施了頸椎間盤置換手術。在這次手術中,劉浩為患者頸椎置入了首枚國產人工頸椎間盤Pretic-I,相對于以往的進口產品,這種國產產品具有優質低價,而且更適合中國人的特點,它的投入使用,標志著在骨科領域高端頸椎置入產品從此有了中國造。
據了解,這款人工頸椎間盤是劉浩教授結合20余年頸椎外科的手術經驗,針對中國人的頸椎解剖特點,與創生集團橫向課題合作,歷經7年時間,主導研發的一款更適合中國人的人工頸椎間盤,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
據劉浩介紹,目前國內市面上銷售的該類產品全部是進口的人工頸椎間盤產品,單個價格均在5萬以上,這對于很多患者來說,是一個相對較大的經濟負擔。如今,國產化的人工頸椎間盤所用的鈦合金、高分子聚乙烯等材料,與進口產品相比同樣優質,而且前期在德國檢測中心進行的驗證表明,其抗磨損性已經高于大部分進口產品,“更重要的是,產品國產化之后,單價將大幅下降50%以上,對于患者來說將節約費用至少3—4萬元。”
除此之外,由于進口產品均來自歐美,自然是根據歐美人種的頸椎結構及尺寸進行設計和生產的,所以在臨床應用中,醫生也經常發現進口的頸椎間盤與中國人的頸椎貼合不佳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在手術中更多地打磨修整頸椎終板骨才能順利安置,從而增加了手術難度及風險。“而國產產品完全是為中國人量身打造的,更貼合中國人的頸椎,也更適合中國人使用。”劉浩說。
新聞鏈接>>>
還有13個免費使用名額
有意者可前往醫院咨詢
目前,國產人工頸椎間盤Pretic-I的臨床試驗項目已獲得國家相關部門的批復,進入了正式實施階段。在項目實施階段,適合接受頸椎間盤置換手術的單節段頸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均可選擇免費使用該國產頸椎間盤,如果是有意參加該項目的頸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以到華西醫院脊柱外科門診就診咨詢,目前的名額還有13個,希望參加項目的患者盡快前往醫院咨詢。目前,醫院推薦的就診門診為王貝宇主治醫師(周一下午門診)及鄧宇驍主治醫師(周三下午)。
本報記者 楊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