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湖南等地嬰兒接種康泰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成都已組織專家對事件風險進行分析研判,及時停止使用康泰乙肝疫苗,回收封存現有疫苗。成都市衛生局疾控處處長賈勇介紹,國產疫苗的質量不亞于進口疫苗,家長可放心帶孩子按免疫計劃接種。
昨日,成都市衛生局召開媒體溝通會,會上首次公布了成都乙肝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監測結果。
根據統計,2011年至今,成都共免費接種乙肝疫苗1213581劑次,其中使用康泰乙肝疫苗453756劑次,占37.4%。
同期,成都共報告疑似乙肝疫苗預防接種異常反應68例,包括一般反應41例,異常反應19例,偶合癥7例,待定1例。7例偶合癥病例2例死亡,其中1例與康泰乙肝疫苗相關,為偶合窒息死亡。1例偶合窒息死亡與康泰乙肝疫苗相關
成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馬林通報,成都自2010年啟動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工作。根據統計,2011年至今,成都共免費接種乙肝疫苗1213581劑次,其中使用康泰乙肝疫苗453756劑次,占37.4%。
同期成都共報告疑似乙肝疫苗預防接種異常反應68例,包括一般反應(如發熱、局部紅腫、硬結等)41例,異常反應(如過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腫、蕁麻疹等)19例,偶合癥(如偶合支氣管肺炎、窒息、急性胃腸炎、低鈣抽搐、奶粉過敏等)7例,待定1例。7例偶合癥病例中有2例死亡,分別為偶合支氣管肺炎和偶合窒息死亡。
上述68例疑似異常反應病例中,與康泰乙肝疫苗相關的一般反應11例,異常反應8例,偶合癥4例,偶合窒息死亡1例。今年新生兒死亡225例無證據表明與疫苗相關
在媒體溝通會上,來自成都市婦兒中心醫院的保健部主任、主任醫師冉隆蓉公布了新生兒的死亡數據。
冉隆蓉說,該院承擔了部分國家公共衛生任務,其中包括婦幼年報。
根據新生兒數據分析,成都市戶籍人口今年的活產數為84519,新生兒(0至28天)死亡人數為225人,新生兒死亡率為2.66‰。而去年的新生兒死亡率為3.28‰,死亡率逐年下降。
成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馬林說,從2011年以來的監測數據來看,今年接種乙肝疫苗后的疑似異常反應發生數量、所占比例與往年相比沒有異常,新生兒死亡數據也沒有異常。而且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今年的新生兒死亡與乙肝疫苗接種存在因果關系。成都疫苗由市疾控中心統一從省疾控中心進貨
馬林介紹,成都目前共設置預防接種門診397家,服務兒童近90萬人,每年接種疫苗在500萬針次以上。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對接種工作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層層把關,確保接種安全。
在機構準入方面,接種門診必須在房屋布局、設施設備、規章制度、檔案管理等17個大項42項指標全面達標的前提下才能獲得接種服務資質。所有接種人員必須事先經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崗前培訓合格并取得上崗證,還要定期接受專業技術培訓。
在疫苗進貨方面,所有疫苗和供應商必須經過省、市專家組評審合格后才能進入進貨名單,并由成都市疾控中心統一從省疾控中心進貨。
在儲存運輸方面,建立健全全市冷鏈系統,用制度保證系統運行正常。
在接種操作方面,接種人員嚴格執行預檢登記、知情告知、三查七對、種后留觀制度。此外,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每年組織開展現場檢查考核和結果通報。
華西都市報記者劉春梅
●熱點回應
郫縣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死亡?成都衛生局:非疫苗問題
馬林說,針對近期媒體報道湖南等地嬰兒接種康泰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成都已組織專家對事件風險進行分析研判,組織各級疾控中心和接種門診對照規范開展自查,消除安全隱患。及時停止使用康泰乙肝疫苗,回收封存現有疫苗。強化疑似異常反應監測,對既往監測結果進行分析,向省疾控中心報告乙肝疫苗需求,保證疫苗供應。
針對有媒體報道“郫縣男嬰出生三天死亡,家屬疑接種乙肝疫苗所致”事件,成都市衛生局還在官方微博進行了回應。稱郫縣衛生局調查結果顯示,接生醫院疫苗管理和接種操作規范,醫院使用同批次疫苗未發現類似情況。患兒病情診斷明確,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當地衛生部門已根據家屬意愿通過司法途徑進行進一步鑒定。
國產疫苗質量不亞于進口貨請放心接種
成都市衛生局疾控處處長賈勇介紹,目前成都正在推進免疫接種門診的等級化達標評審。目前,成都接種的乙肝疫苗都是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從省疾控中心進貨,國產疫苗的質量不亞于進口疫苗,家長可放心帶孩子按免疫計劃接種。
成都個別家長受康泰事件影響拒絕免費疫苗,掏錢打進口的
近日,全國多地發生嬰兒疑似接種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引發家長關注。成都家長帶孩子接種疫苗有無受到影響?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走訪成都主城區多家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站,發現近期選擇二類疫苗(收費疫苗)接種人數略有增加,許多家長在帶孩子接種疫苗前更注意看疫苗的廠商、批次。
社區衛生服務站家長更關心疫苗廠商批次
昨日下午,在錦江區書院街社區衛生服務站,帶孩子接種的家長陳先生認為,打疫苗之前要仔細看批次,“最好是拍下藥品、廠商、醫生,以后也好討說法。如果有更好的進口藥,當然選擇進口的。”
除了乙肝疫苗,不少家長對其他疫苗也表示了擔憂。陳先生說:“現在只給孩子打必須打的,可打可不打的就暫時先不打。”
郭彩英是錦江區書院街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預防控制的護士,她說,“康泰疫苗事件”以來,接種人數相對減少,同時家長更關注疫苗廠家、批次,“打針前他們都要看藥品。”大慈寺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楊護士也表示,有很多家長詢問疫苗批次,包含進口疫苗的二類疫苗接種數量也有所增加。
成都婦幼保健院不是所有嬰兒都打乙肝疫苗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相關醫生介紹,新生兒在醫院接種的第一針乙肝疫苗一般都是免費的,而在后面的接種過程中,會有家長要求使用進口疫苗,但并不普遍。
錦江區婦幼保健院母嬰同室護士長劉春霞說,“乙肝疫苗事件”后,家長暫時沒有特別反應。醫院一周大概接生30名新生兒,醫生評估后,只要新生兒條件符合,都會打乙肝疫苗,所有打疫苗的護士都持有資格證。
“一般都打國產的,這幾個星期還沒有家長主動提出不打或只打進口疫苗。”劉春霞說。
成都市婦幼保健院相關負責人說,該院有時一天要接生20多個新生兒,不是所有孩子都要打乙肝疫苗,符合接種條件的才打。這段時間,有個別家長不想給孩子打免費的乙肝疫苗,提出要自費打進口疫苗。“之前基本沒出現過這種情況,家長們一般都選擇打免費疫苗。發生這種變化,家長可能是受近期報道影響,擔心國產乙肝疫苗不安全。”華西都市報記者胡瑤李昶曹一莎
●名詞解釋
一般反應
原國家衛生部的資料顯示,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分為一般反應與異常反應。一般反應是指由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由疫苗固有性質所決定的反應,其臨床表現和強度隨疫苗而異。反應程度局限在一定限度內,除個別人因機體差異反應略重外,多屬輕微,反應不會引起不可恢復的組織器官損害或功能上的障礙。異常反應
異常反應是指使用合格疫苗在實施規范接種過程中或接種后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異常反應發生率極低。偶合癥
偶合癥是指受種者正處于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者存在尚未發現的基礎疾病,接種后巧合發病(復發或加重),因此偶合癥的發生與疫苗本身無關,偶合癥不屬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相關新聞
我國疫苗全合格接種13年死亡188例
前天下午,國家食藥監總局、衛生計生委聯合召開發布會,就社會關注的乙肝疫苗疑似致死事件進行通報。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提供的最新數據,從2000年到今年12月份,接種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疑似異常反應病例已上報188例。其中,最終確定為疫苗異常反應的18例,近年每年有四五例。 據《新京報》康泰乙肝疫苗今年市場占比不到三成
目前國產乙肝疫苗市場被深圳康泰、天壇生物和大連漢信三家瓜分。據招商證券數據,今年前10月,深圳康泰批簽發2399萬瓶乙肝疫苗,占市場26.3%,排在大連漢信之后。國產乙肝疫苗主要有三種:美國默克公司的酵母乙肝疫苗和哺乳動物細胞表達的基因工程(CHO)疫苗、大連漢信公司利用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重組(漢遜酵母)乙肝疫苗”。 據《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