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崗醫院被指規定處方單標準和病患住院率
●院方解釋:是為了減少“大處方”和防止貽誤病情
●市衛生部門回應:沒有下達過“住院率”標準
本報訊 (記者董哲)每張處方單規定有最高均價?對病患住院率制定最低標準?聽到公立醫院對門診醫生的這些“神”規定,你會有什么反應?前日,有市民報料稱在謝崗鎮人民醫院“坐鎮”門診的醫生必須要接受這樣的任務指標。
涉事謝崗人民醫院承認,確實有相關標準,但對每張處方單金額的標準制定,是為了減少患者負擔;而規定對病患最低住院率,是為防止門診醫生提高業績,讓一些需要住院的患者,頻繁光顧門診,最終延誤了住院的時機。
對此,市衛生部門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開“大處方”有過相關的規定,但對于住院率的獎懲,絕對沒有下達過如此“荒唐”的任務指標。
市民報料:
收住院病人不夠要罰款
前日,有市民在網上報料稱,據謝崗人民醫院一工作人員說,近兩年該醫院規定了醫生每張處方的平均單價額。“差不多是藥品與檢查費比例的30%~44%。”該市民介紹,如果醫生沒有完成相關任務,將會受到一定的處罰。
另外,對于收住院的病人數量,謝崗人民醫院也有相應的規定。“醫院規定收住院的病人數比例為2.5%~3.5%(不同科室指標不一樣),少一個病人醫生就要罰200元。”該市民說,有些醫生每季度被處罰幾千元。
該市民擔心:“如果以這種方式提高醫院效益,醫患關系能好嗎?”他表示,希望相關部門能夠調查了解此事,給予一定的說法。
記者走訪:
超任務量還可獲獎勵
記者昨日在謝崗人民醫院采訪,從醫院門診一知情人士口中獲悉,醫院門診部確實存在上述市民反映的情況,但處罰的總金額一般沒有那么多。“為了效益,醫院肯定會制定一些相應的業績任務。”他表示,一般來說,大多數門診醫生都能夠完成業績任務,只是少部分醫生可能因為“比較年輕”,少患者看病而完成不了業績。
記者隨后在各科室內觀察中發現,外科、兒科等熱門科室的門口,坐著一些待診的患者,在耳鼻喉等相對冷門的科室內,患者則很少。
據該醫院某科室不便透露姓名的主任醫師介紹,他已經在門診從醫多年,也遵循該項規定多年。他指出,對于一些從業多年的“老醫生”,完成每季度的業務量肯定沒有問題。
“醫院對各科室的住院率制定的標準不一樣,通常而言,如果完成不了任務,一般少一個病人,醫生就要罰200元,而超過了任務量的,每多一個病人就可以獲得30元的獎勵。”該主任醫師如是說。
(報料人:佚名;獎金:150元)
院方解釋:
規定住院率是為防止貽誤病情
對于是否將處方單均價和住院病人數,作為醫生的工作業績和處罰標準?謝崗鎮人民醫院醫務股張副股長承認,醫院的確有相關規定,并且也已實行多年,有些醫院也采取過類似的措施,而制定指標主要是為了減輕患者的負擔。
張副股長進一步解釋稱,在醫院門診部,醫生的工作業績與接診病患的人次數量有關。“接診的人次數越高,工作業績就越高。”張副股長說,一些醫生為了讓患者多次到門診就診,多拿一些業績獎金,就放棄了患者的住院時機,導致一些需要住院的患者,只能頻繁到門診看病而貽誤了病情。
張副股長還表示,醫院對門診醫生規定的病患住院率,完全在合理的范圍內。他說:“這些數據的制定過程中,基本按照前幾年的一些統計數據標準,只要每位醫生都遵循正常的醫規,不可能會為完成任務而‘發愁’。”
“包括每張處方單的平均單價,我們的規定也是為了病人考慮。”張副股長說,根據我們醫院的規定,每張處方單的平均單價不準超過110元,就是為了防止醫生開“大處方”,對患者濫開藥品。
部門回應:
此做法違規違法
昨天,市衛生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回應稱,關于醫生開“大處方”的問題,確實有相關規定,但對于住院率的獎懲,衛生系統絕對沒有下達如此“荒唐”的任務指標,應該屬于該醫院的自行規定。至于謝崗醫院所聲稱的,“有的醫院也有類似做法的說法,是要負相應責任的。”
該負責人還說,病人要不要入院治療,是根據患者的要求,而不是完全聽從醫院的決定。“如果查實該醫院確實有此做法,屬于違規違法行為,將對此進行堅決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