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關系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階段!”12日,“做人文醫師,促醫患和諧”論壇上,鐘南山院士針對近日發生的醫患糾紛,做出如是評價。他認為,當前已到了“醫學人文淪落”的境地,提高醫生的人文修養格外重要。廣東省醫師協會還發出《和諧醫患五原則倡議書》,倡導“醫患同心,平等尊重,互信關愛,仁心仁術,溝通理解”五原則,呼吁社會共建醫患和諧。
醫患關系劍拔弩張
“目前,醫患關系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階段。南海紅會醫院活嬰當死嬰棄的事件,令世界震驚。”鐘南山說,醫生首先是為大家服務的,是愛人、幫助人、與人為善的。然而目前的情形,世所罕見。同仁醫院的病人砍傷醫生事件、東莞病人砍死醫生的事件,都反映出醫患關系極端的尖銳。
鐘南山認為,之所以發生目前的情形,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制度上的問題,政府的醫衛經費投入不夠,“目前我國的醫療開支僅占GDP的4.89%,都不及古巴,在世界上處于較低水平。”這一現實,決定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不夠。1978年后,我國醫療政策改變,把醫院放到市場,由于市場本身的導向是利潤最大化,于是這種指導思想也就應用到了醫院里。“畢竟醫生也要生活,這是很現實的問題。”醫院想的是收入越多越好。另一方面,我國的醫療資源也很不公平,基層醫院水平差、基礎差、信譽差,造成小病拖成大病,小病也要到大醫院去看,從而產生了看病貴的問題。此外,醫學人文抓得不夠,可以說目前是“醫學人文的淪落!”
提高醫生的人文素養
鐘南山呼吁:“醫患關系是一個綜合的問題,不能等制度的完善,而是首先提高醫生的人文素養。”他認為在我國,人文醫學的教育很是不夠。就南海紅會醫院“活嬰當死嬰棄”事件,鐘南山談到:“如果這個早產兒的媽媽并非外來工,而是某領導、企業家,醫護人員還會這樣處置嗎?為何會因人而異?”他繼續談到,汕頭一婦女在醫院里本是安胎,卻吃了墮胎藥,醫院連最基本的責任都無法承擔。東莞某大醫院,孩子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打針,卻死了。家長發現有頁病歷被撕掉了,問醫生原因,醫生說沒寫好,所以撕了。“我們剛想為醫生說點話,卻出了這么多事,還怎么說話?”鐘南山強調:“人文精神的淪落是對醫生神圣職責的褻瀆!”
醫患本應該同屬一方
談起醫患的信任危機,鐘南山坦言,他也遇到過。“病人讓我看病,帶書包拿錄音機的也有,我知道,但是我不怕,因為我的心是為了你!”鐘南山說,應該承認,我國的白求恩精神正在淪落,許多醫生連起碼的底線都沒有了,所以出現了如此嚴重的信任危機。他認為,醫生首先要有責任心,有愛心,有進取心,要有醫生的良心。醫生和患者應該是同屬一方的,疾病是另一方,醫患并不是對立的。此外,他反對“醫療事故就是醫生沒和病人交代清楚”的說法,鐘南山說,醫生們不要總是怪制度,要改進自己的精神。
鐘南山認為,醫患溝通并不是很難。“首先,(醫生)要考慮病人的病情,其次要考慮病人能否承受這樣的治療費用,如果你用這些藥他花不起,那么就用別的藥來代替。”鐘南山強調,醫生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來思考,要同病人一起,戰勝疾病。“一個醫生很真心很誠懇地對待一個病人,病人是看得出來的,會相信的!”他說。
“‘活嬰當死嬰棄’事件,如果這個早產兒的媽媽并非外來工,而是某領導、企業家,醫護人員還會這樣處置嗎?
我們剛想為醫生說點話,卻出了這么多事,還怎么說話?人文精神的淪落是對醫生神圣職責的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