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對于剛剛跨進西南交大峨眉校區校門的21歲資陽男孩胡林來說,無疑是美好生活的開端。可就在這時,他卻不幸被可怕的腎病擊倒,想要完全治愈只有一條路:腎移植。沒有存款、不知道供體來源,種種現實擺在面前,胡林只能選擇透析治療維持生命。為了不給家里增添負擔,懂事的胡林選擇在治療之余賣水果賺錢幫補家用。目前,在好心人的幫助下,胡林終于盼來了腎移植手術治療的費用。提供這只救命腎臟的人,是胡林的母親楊秀蘭。
不幸與堅強:
大學新生 邊治病邊賣水果
昨日上午,在省醫院器官移植中心的病房里,楊秀蘭正在忙碌地準備著術前用品。23歲的胡林,稚氣未脫,即使重病躺在床上,伴在左右的仍舊是厚厚的書本。2009年,胡林被西南交大峨眉校區機械與工程系錄取,不過在軍訓過后,他再也沒能回學校。當時,感覺異常疲憊的他去檢查,沒想到結果竟是“尿毒癥”。
“醫生說要想治好,只能換腎。”胡林說,雖然入學時辦理了醫療保險,不過卻遠遠夠不上高額的醫療費用,也不知道上哪兒找合適的腎源。為了維持生命,胡林只得依靠透析治療,父母和弟弟則全都去了建筑工地打工掙錢。
為減輕負擔,胡林在治療之余做點小本的水果生意賺錢。這份不幸與堅強,感動了不少的好心人,甚至有人特地繞道照顧他生意。
母愛與猶豫:
捐腎救兒 拒絕過 逃跑過
今年43歲的楊秀蘭是個地道的農民,老實巴交的她從來沒弄明白過什么叫腎移植。“想一直透析,如果后來真不行了,我們也算是盡了做父母的全力。”剛開始,她曾一口回絕配型的邀請,“萬一手術之后沒治好,胡林怎么回報大家對他的關愛?”直到多次了解之后,她才總算知道了移植與透析治療的結果差別。所幸,結果顯示楊秀蘭與兒子胡林腎臟的配型結果非常吻合。
11月1日,胡林本該和母親一同入住省醫院準備手術。沒想到當天晚上楊秀蘭從醫院“逃跑”了!經過醫護人員的耐心勸說,她才在第二天回到了醫院。原來這一次,楊秀蘭擔心的是另一件事:后續治療費用不夠。楊秀蘭稱,目前好心人的捐款大約有15萬9千元,雖然夠手術費,但卻不知道后面還得要多少,“心里沒底,很怕,擔心沒錢接著治,前面的手術也白費了。”
體諒與遺憾:
“逃跑”媽媽不是不想捐
在說出“逃跑”的理由時,楊秀蘭的雙手一直不停地絞著被單,沒有直視兒子求生的雙眼。然而對于母親三番兩次的拒絕、“逃跑”,胡林不以為意。“媽媽從來沒想過這樣會對自己造成啥傷害,而是擔憂是不是對我最好!”對于外界對母親行為的質疑,胡林很是不理解,甚至有些生氣。胡林說,自患病以來,母親是給予他最大安慰的人,同時也是給他重生希望的人。“媽媽今后不能再干體力活了,我一定會盡快康復,給她幸福的晚年。”
手術前盼得到輟學弟弟的諒解
胡林在接受手術前,還有一個心愿:希望弟弟回來。胡林說,今年20歲的弟弟輟學后就一直在外打工,自己生病之后,他掙的那份工資也變成了醫藥費,“弟弟覺得很不公平,認為媽媽很偏心。”因為這事,胡林的弟弟與家人多次發生矛盾,幾天前甚至沒留下任何訊息就跑了出去。剛開始弟弟還聽胡林勸,不過現在就連電話也不接了,“哥哥對不起你,希望你不要再生氣了。家里人都很擔心,早點回家吧。”
最新消息
今日腎移植 母子先后入手術室
省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楊洪吉稱,胡林為終末期腎病患者,如果不及時移植而光靠透析,最后的效果只會越來越差,也沒有重回社會的可能性。他說,腎移植的先期費用為8萬元左右,而后期的抗排斥治療則需依照患者的情況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