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  ?  當代醫學

解密《新聞聯播》報道的醫療機器人 Remebot

2016-05-27 09:15:27

來源:印象赤峰

  近期,醫療行業一直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從被質疑的免疫細胞療法引出的民營醫院信任危機,到接二連三的傷醫新聞凸顯愈發尖銳的醫患矛盾,以及美敦力、強生等多批國際品牌產品被召回。屢次爆出的負面信息,預示也推動著行業監管變嚴,產業格局加速調整。

  而媒體作為放大器,一方面要將現有的問題暴露出來,敦促各方去解決;另一方面也試圖將真正有價值的醫療信息傳遞給更多需要的人。例如,在醫療機器人領域,雖然技術相對前沿難懂,但不妨礙大眾媒體通過深入研究將好的東西帶進人們視野。

  《新聞聯播》聚焦國內明星產品

  近日,中宣部組織 20 多家中央媒體開展以“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為主題的系列采訪,通過挖掘科技行業的新亮點,其中包含 CCTV-1《新聞聯播》欄目組的編導。Remebot 醫療機器人作為醫療創新典型接受了采訪,同期被考察的多為北汽新能源、京東方、清華紫光等大型上市公司。

  《新聞聯播》這檔有近 40 年歷史的新聞欄目素以“傳播天下大事”著稱,全國有近 5 億的觀眾。為了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這項新技術,節目組特意到真實的手術室環境下實拍。在天壇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張建國教授的主刀下,機器人輔助活檢手術順利在半小時內完成。

  

 

  張建國教授是 Remebot 合作專家,兼任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委員,是名副其實的我國功能神經外科領路人。張教授超過 5000 例的手術經驗中,包含癲癇、帕金森、各類運動障礙疾病、顱神經疾病的治療,以及立體定向活檢等。

  本次手術的活檢術式主要應用于腦腫瘤、顱內炎癥以及一些疑難雜癥的定性診斷,可彌補 CT 或核磁的不足,為醫生提供可靠的臨床證據。從操作上講,該術式復雜程度低,風險小,機器人輔助微創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減輕患者身體和經濟負擔;從面向群體來看,活檢則是需求在百萬量級的大術種,也是國外確診部分神經科疾病的金標準,機器人輔助將有效提高醫生效率,一定程度填補手術缺口。

  

 

  比媒體更超前的是資本,他們始終對這款具有自主創新知識產權的國產醫療機器人,以及背后擁有持續研發能力的團隊充滿信心。今天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田苗教授、Remebot 投資方雅瑞天使張瑞君、羽泉組合、海泉基金高級顧問汪文忠、合伙人王昱、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IO李劍威等一行來到柏惠維康,并接受記者專訪,第一次公開對醫療機器人行業的準入門檻、產業化難度、發展前景等問題進行了解讀。

  醫療機器人普及速度加快

  

 

  中國媒體、資本正熱,縱觀全球機器人行業,整體發展速度也在加快,中國市場尤其受到重視。上周末,世界臨床機器人外科協會(CRSA)創始主席、著名專家 PierC·Giulianotti 教授在北京為一位 45 歲女性胰腺癌患者實施了達芬奇機器人輔助的胰頭腫瘤切除手術,并通過多平臺進行了學術直播。目前,FDA 已批準將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應用于成人和兒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以及心臟外科手術,而開發、運營該機器人的美國直覺外科公司市值已超 200 億美元。

  除此之外,還有以色列 Mazor 機器人公司的手術機器人產品 Renaissance,主要應用于脊柱外科領域。就在一周前,美國醫療巨頭美敦力宣布與 Mazor 達成戰略合作,將作為唯一合作伙伴,與其共同促進機器人輔助脊柱外科手術設備的研發和商業化;在另一份階段性股權投資協議中,美敦力為 Mazor 出資 4200 萬美元,占比 15% 的股份,高達 2.8 億美元的估值足以證明其未來巨大的發展潛力。

  骨科方面,手術機器人起步早成熟度高,早在 2013 年,全球最大的骨科器械制造商史賽克就以 16.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Mako 公司及其相關核心技術,后者主打產品包括 Makoplasty 全髖關節置換機器人系統等。

  

 

  國產手術機器人前景可期

  可以預見,巨頭的介入將進一步推動全球手術機器人行業的迅猛發展。據 BCG 波士頓咨詢數據,截止 2016 年 1 月,全球醫療機器人行業每年營收達到 74.7 億美元,預計未來 5 年年復合增長率能穩定在 15.4%;至 2020 年,全球醫療機器人產業規模有望達到 114 億美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 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4 年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總規模將近 2556 億元,但進口醫療器械的進口金額占據中體市場份額40%,其中中高端市場上的醫療器械幾乎被外國廠商包攬,占比超過70%。

  在目前國外進口產品較為強勢的環境下,國產醫療機器人的產業化也受到了政府極大的關注。一方面,國家政策上大力支持包括手術機器人在內的創新型醫療器械的研發和臨床應用;同時,從中央到地方都在逐漸加強對醫療器械的質量管理力度,并依法查處侵犯知識產權和濫用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為擁有自主創新技術的企業開辟一條真正的“綠色通道”。

  事實上,國際醫療機器人的研發最早始于1980年,成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內第一個手術機器人研發團隊起步與國外幾乎一致,只是產業化步伐較慢。近二十年來,國內主要的手術機器人產業化概況如下:

  1997 年,國內開始組建第一個手術機器人研發團隊,臨床手術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田苗教授和海軍總醫院神經外科田增民主任合作開展,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科技部重大專項等研究任務,不斷探索逐漸發展至今天的 Remebot;

  2013 年 11 月,國家“863”計劃資助項目——“微創腹腔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研制成功,并通過國家“863”計劃專家組的驗收;

  2014 年 04 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順利完成了 3 例國產機器人手術,使用由天津大學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創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妙手S”,預計在三年內投產。

  在這個行業,前期技術積淀和后期商業化運作缺一不可。在資本的注入、行業關注度的提升、國家政策扶持等多方積極因素影響下,企業如果跑得足夠快且足夠穩,就有機會在迅速占領本土市場的同時,向海外市場拓展,憑借豐富的臨床案例支持和持續的研發能力,為 “中國智造” 帶來新的動能。

  •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αv在线视频高清|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大全|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五月开心播播网| 欧美激情videos| 你的腿再打开一点就能吃到了|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害人害己|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中国体育生gary飞机| 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欧美黑人肉体狂欢大派对|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 美女的让男人桶爽网站| 国产亚洲欧美视频|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妞干网2018| 三级网站在线播放| 摸进她的内裤里疯狂揉她动图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欧美a级v片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佐佐木明希哔哩哔哩|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直播| 青苹果乐园在线高清 | 国产免费小视频| 黄页网址大全免费观看22| 国产真人无遮挡作爱免费视频| 18videosex性加拿大|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欧美在线第一二三四区|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同性系列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