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環保局公布北京今年上半年的空氣質量情況,北京PM2.5平均濃度9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2%。
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本市各項大氣主要污染物濃度均有所下降,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同比分別下降1.3%、16.4%和4.0%,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其中,共發生空氣重污染25天,較去年同期減少15天。
倆月數值達密云水庫水平
通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各區縣空氣質量總體上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大部分區縣(含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PM2.5濃度同比下降,下降幅度在5%-15%之間。
市環保局表示,由于氣象條件變化,上半年北京空氣質量波動較大。一季度氣象條件總體上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特別是2月下旬發生了持續一周的大范圍的空氣重污染過程,抬高了全市PM2.5平均濃度。但進入二季度,有利于污染物擴散的北風頻次加大,降雨增加,氣象條件變為有利于污染物擴散,五六月的PM2.5濃度達到了歷史同期的最好水平,平均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據了解,
60微克/立方米的濃度水平相當于密云水庫的年均濃度水平,也是北京市2017年的年均濃度目標值。
此外,今年上半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濃度也相應呈現出明顯下降趨勢。但是受今年外來沙塵較為頻繁和本地揚塵的影響,PM10改善趨勢較為緩慢。
老舊汽車上半年淘汰17萬輛
市環保局表示,北京空氣質量呈現出持續改善的趨勢,與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北京和周邊省區市同步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密不可分。
首先,我市大力推進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實施保障了空氣質量改善。84項重點任務持續推進,各項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的減排效益不斷釋放。比如,5400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任務中,已有近4000蒸噸開始改造實施;淘汰更新老舊機動車約17萬輛,加嚴外地車輛在京使用的管理政策,擴大了禁行范圍等。
PM2.5濃度低于13城市平均值
“區域空氣質量整體改善也促進了本市PM2.5濃度的降低。”據介紹,根據北京市對PM2.5來源解析結果,周邊地區對我市PM2.5的影響為28%-36%。今年以來,北京及周邊地區積極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協同推進區域聯防聯控工作。
據了解,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空氣質量報告分析,京津冀13個城市1-5月PM2.5平均濃度高于北京,但濃度差較去年同期有所縮小。區域空氣質量整體有所改善,周邊污染傳輸對北京的影響有所減輕。
市環保局表示,今年下半年,北京將繼續抓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年度任務措施的落實,力爭重點任務措施早完成、早見效,全力以赴推進我市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
京華時報記者王碩